下载此文档

人教重难点15 诗歌表达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40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重难点15 诗歌表达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重难点15 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重点,高考难点,答题中的综合点
表达技巧,称其为诗歌重点,是因为它成就了诗歌的精粹美,任何一首诗,都有其独到的表达技巧;称其为高考难点,是因为考生对一些表达技巧界定不准,区分不清,赏析不到位,肚里有话不会说;称其为答题中的综合点,是因为其他题型的解答,常须结合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表达技巧,或称写作手法,或称艺术手法,或称艺术技巧,一般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等。
二是表现手法,包括一些具体的表现技巧,如烘托、反衬、对照、渲染、铺垫,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等等;也包括形象意义的表现方式,如象征;也包括联想、想象等组织材料的方式。
三是表达方式,主要是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
四是结构技巧,如起承转合、以小见大、以景结情等。
题型一 修辞手法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双关、叠字是考查重点。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答题思路: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
第二步,阐释此种修辞格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简要翻译解释)
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格的艺术效果,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题型二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时,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而以下所讲的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外的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
题型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鉴赏的重点是描写的手法和抒情的方式。
题型四 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篇章结构上的艺术。常见的结构技巧有铺垫、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以景结情、重章叠句、抑扬结合等。对此,高考命题时有涉及,经常会就诗歌的开头、中间、结尾、整体结构等设置问题。
一、(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丁端州①
王安石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②。
【注】①丁端州:丁宝臣。据记载,其在越州“除弊兴利甚重,再迁太常博士,移知端州”。端州,今广东肇庆。②沈休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
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
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
D.诗人以“南望苦”悬想友人思念自己以致心中凄苦,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
16.本诗“莫嗟”一词开宗明义,安抚友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写作意图的。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①“莫嗟”开篇,直接劝导友人不必因荒远之地和离群索居而感伤。
②“且喜”领起,以当地的风俗闻名岭北,有汉家官员在此驻守,来劝慰友人;畅想友人秋天便可乘骑归来,表达对友人早日归来的希望。
③尾句用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来宽慰友人,带给友人心灵的慰藉。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悬想友人思念自己”错,“相见会知南望苦”,那时候相见,你就会知道我每每南望遥思故人,心中也十分凄苦。应是诗人思念友人。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莫嗟荒僻又离群”,不要为在荒远之地离群索居而感伤。直接劝导友人不必因眼前的情况而感伤。
“且喜风谣岭北闻”,暂且为它的风俗闻名岭北而高兴吧。“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代表与中原分境的铜柱虽是南方少数民族浇铸的,但还是有汉家的官员在那里驻守的。这是以当地的风俗闻名岭北,有汉家官员在此驻守,来劝慰友人。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现在你的书信随着衡阳归雁而来,希望到秋天你就可以乘骑北归。表达对友人早日归来的希望。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那时候相见,你就会知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