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5).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5).docx
文档介绍: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齐州送祖三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笑”一“泣”,对比明显,充分表现了两人友情的真挚、深厚。
B.诗歌颔联中“已伤离”说明友人已经离去,只留下我一人独自进入荒城。
C.第七句运用想象,刻画离别场景,写出了对水流之速、船行之快的怨情。
D.本诗语言表达素朴自然,但情感浓挚深厚,尾句“犹”字更显不舍之情。
2.诗歌颈联意境深远,广受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声声慢
辛弃疾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④,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李德裕任滁州刺史时,建“怀嵩楼”,后来终于回故乡嵩山。④华胥梦:《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
3.下列对这首朱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楼词,开篇没有直接写登楼所见,而是通过行客的口吻从侧而烘托山奠枕楼的雄奇高峻。
B.“征埃成阵”“车马如流”等描写句点出了奠枕楼附近行客、车马往来不绝的热闹、太平的景象。
C.“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与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情感一致。
D.“从今”以下运用虚写的手法,写出了词人美好的生活愿景,祝愿百姓年年过上宁静和平的生活。
4.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和遣同造句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献池州牧
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虽献给地方官,却与展示才华抱负以求引荐的干谒诗有所不同。
B.“江路静”与“郡城安”,写出凶年之后、戎装断绝的安定美好生活。
C.颈联“惊断莺声”化用《春望》“恨别鸟惊心”,凸显战争的残酷。
D.本诗将丰富的内涵压缩于七律短幅中,语言清新而通俗,平易近人。
6.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些“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注]敷文韵
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