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3 课文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1.5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3 课文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x
文档介绍:
[复****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如”“莫”两字及次常用字“方”“作”“尔”“让”。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
一、基础夯实
(第1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2段)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以(  ) ②毋(  ) ③以(  ) ④居(  ) ⑤知(  )
答案 ①因为 ②不要 ③同“已”,止 ④平日,平时 ⑤了解
2.理解性默写
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语打消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亲切、轻松、活跃的谈话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3.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得分点:如、或,“何以”宾语前置句)
(第3段)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第4段)夫子哂之。
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率尔(  ) ②对(  ) ③摄(  )
④师旅(  ) ⑤因(  ) ⑥饥馑(  )
⑦比及(  ) ⑧方(  ) ⑨哂(  )
答案 ①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②回答 ③夹处 ④军队 ⑤接续 ⑥饥荒 ⑦等到
⑧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⑨微笑 
5.理解性默写
①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又率直的子路最先回答:“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答案 ①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②夫子哂之
(第5段)“求!尔何如?”
(第6段)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第7段)“赤!尔何如?”
(第8段)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方(  ) ②如(  ) ③足民(  ) ④如(  ) ⑤俟(  ) ⑥能(  )
答案 ①纵横,方圆 ②或者 ③人民富足 ④至于 ⑤等待 ⑥胜任,能做到
7.理解性默写
①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②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对于宗庙祭祀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②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第9段)“点!尔何如?”
(第10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第11段)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8.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希(  ) ②作(  ) ③撰(  ) ④何伤(  )
答案 ①同“稀”,稀疏 ②起身,站起来 ③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④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
9.理解性默写
文中写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鼓瑟希 铿尔
(第12段)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第13段)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既(  )  ②成(  ) ③冠者(  ) ④童子(  ) ⑤风(  ) ⑥咏(  )
⑦喟然(  ) ⑧与(  )
答案 ①已经 ②定 ③成年人 ④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⑤吹风 ⑥唱歌 ⑦叹息的样子 ⑧赞成
11.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写春天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春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文中写此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莫春者 春服既成 ②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第14段)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第15段)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第16段)曰:“夫子何哂由也?”
(第17段)曰:①“为国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