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评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
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的内容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
主义者想看到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
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
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澳门回归 D.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4.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
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
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此次会议( )
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C.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5.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 1957 年到
1960 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19491957196019621970
间年 年 年 年 年
人
均
202 263 212 228 289
数
量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他(指***)把市场经济称作
‘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 1992 年,他才打
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材料中***“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 1978 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80 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 年,决定开放
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 年,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