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
(1)陈桥驿兵变: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政权,改国号为______,以________为都城。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裂割据局面。
960
赵匡胤
宋
开封
中原
南方
2.措施
(1)军事上:解除______________的兵权。宋太祖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影响:宋朝把_____________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____大大加强。
禁军将领
分化事权
文臣
通判
转运使
中央集权
皇权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2.措施
(1)宋太祖重用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__。
3.影响:宋朝的____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文臣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科举制
重文轻武
【例1】(2016·湖南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解析:“秦皇”是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是指汉武帝刘彻,“唐宗”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是指宋太祖赵匡胤。因此,本题答案应该是D选项的赵匡胤。
答案:____
D
知识点1 北宋的建立
知识点2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例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 )
A.减少宰相人数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削弱相权”“宋太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答案:____
C
知识点3 重文轻武的时代
【例3】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理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题中材料表明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之祸主要是武臣所导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必须压制武臣,故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答案:____
A
1.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是( )
A.北宋 B.南宋 C.辽 D.元朝
A
2.人物评价是历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3.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造成“外州无留财”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