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年中考历史考前考点梳理第十四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外交和科技文化 (共21张PPT).ppt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917 KB

手机浏览
1/21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年中考历史考前考点梳理第十四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外交和科技文化 (共21张PPT).ppt
文档介绍:
第十四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国防外交和科技文化





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实行: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全国已经建立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海峡两岸的交流
(1)对台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后,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海峡两岸的交往
(1)政策:
 
(2)成就: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三、国防建设










四、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领导人倡导该原则,自此它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万隆会议
1955年,***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中美关系正常化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5.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中国承办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