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年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1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年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doc
文档介绍:
2017年中考专题复****专题3: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战争、和平。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组织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重点详解】
国际格局的演变
1、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建立:1919年1月召开巴黎和会,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作用: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美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消极影响──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积极作用──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趋势: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世界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
 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大战历时四年多,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2、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进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