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 主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共37张PPT).ppt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7页2.1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 主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共37张PPT).ppt
文档介绍:
主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一 九一八事变 (3年1考)
1.背景
(1)国际: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对外扩张。
(2)国内:国共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
2.概况:1931年9月18日,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3.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4.影响
(1)对中国: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十四年抗战的开始);引起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中华民族得到空前觉醒和团结。
(2)对世界:开始打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加剧了美日矛盾;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5.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东北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知识小拓】 理解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2)十四年抗战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3)十四年抗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考点二 西安事变 (3年1考)
1.背景
(1)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
盾。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
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蒋介石仍然推行“攘外
必先安内”政策。
2.目的:逼蒋抗日。
3.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结果: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派***到西安谈
判,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意义: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
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温馨提示】 (1)西安事变爆发与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都是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国已成当务之急。
(2)关于西安事变的性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并非争权夺利。因此,这是一场爱国性质的“兵谏”。
【以史为鉴】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任何政党都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只有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才能维护民族利益,这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
考点三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3年1考)
1.背景
(1)国际:法西斯轴心集团已经形成,法西斯侵略加剧。
(2)国内: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继续向南进
逼,企图占领华北,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