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 主题八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共47张PPT).ppt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7页2.6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 主题八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共47张PPT).ppt
文档介绍:
主题八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一 “一五”计划的实施 (3年2考)
2018年是“一五”计划开始实施65周年。
1.背景
(1)国际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为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
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帮助。
【温馨提示】 我国“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不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失调。
(2)国内
①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②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③抗美援朝的胜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土地改革的完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⑤国家财政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1953~1957年底。
4.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6.成就
(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交通: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
“世界屋脊”。
(3)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
成,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7.意义
(1)“一五”计划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促进了我国重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或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分布偏向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3)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明确“一五”计划的意义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开始,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但绝对不能说,我国建立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中考中,关于该意义一定要注意程度副词的选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