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6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1.1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6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doc
文档介绍:
第6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一、知识梳理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
l1与l2所成的角θ
a与b的夹角β
范围
[0,π]
求法
cos θ=
cos β=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与n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
3.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CD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
(2)如图②③,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n1,n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1与n2的夹角(或其补角).
常用结论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
设点A(x1,y1,z1),点B(x2,y2,z2),则|AB|=||=.
(2)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所示,已知AB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到平面α的距离为||=.
二、教材衍化
1.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0,1,0),n=(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cos〈m,n〉===,即〈m,n〉=45°.所以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45°或180°-45°=135°.
答案:45°或135°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C1D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E与AC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DA=1,A(1,0,0),C(0,1,0),E,则=(-1,1,0),=,设异面直线DE与AC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cos〈,〉|=.
答案:
3.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2,则AC1与侧面ABB1A1所成的角为________.
解析: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得下列坐标:A(2,0,0),C1(0,0,2).点C1在侧面ABB1A1内的射影为点C2.所以=(-2,0,2),=,设直线AC1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又θ∈
eq \b\lc\[\rc\](\a\vs4\al\co1(0,\f(π,2))),所以θ=.
答案: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
(2)已知a=(-2,-3,1),b=(2,0,4),c=(-4,-6,2),则a∥c,a⊥b.(  )
(3)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0,1,0),n=(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45°.(  )
答案:(1)× (2)√ (3)×
二、易错纠偏
(1)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出错;
(2)二面角的取值范围出错.
1.已知2a+b=(0,-5,10),c=(1,-2,-2),a·c=4,|b|=12,则以b,c为方向向量的两直线的夹角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2a+b)·c=0+10-20=-10,
即2a·c+b·c=-10.因为a·c=4,所以b·c=-18,所以cos〈b,c〉===-,所以〈b,c〉=120°,所以两直线的夹角为60°.
答案:60°
2.已知向量m,n分别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若cos〈m,n〉=-,则l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
解析:设l与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m,n〉|=,所以θ=30°.
答案:30°
考点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基础型)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AB=2,∠BAD=60°.
(1)求证:BD⊥平面PAC;
(2)若PA=AB,求PB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AC⊥BD.
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BD.
又因为AC∩PA=A,所以BD⊥平面PAC.
(2)设AC∩BD=O.
因为∠BAD=60°,PA=AB=2,
所以BO=1,AO=CO=.
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P(0,-,2),A(0,-,0),B(1,0,0),C(0,,0).
所以=(1,,-2),=(0,2,0).
设PB与AC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