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命题思考
编拟试卷时特别关注的——
一是“繁难偏废”尽量回避。命题中,十分注意克服随意性,不出那些考查内容超出《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范围的“不该考的题目”;不出那些任何年级似乎都可以考的、重一般知识轻语文技能的、要求空泛不着边际的、思维含量太低的、漫无边际拓展的、考查阅读很琐碎的种种“不必考的题目”;不出那些设置不周密的、符号杂乱干扰视觉的、要求繁杂难以操作的种种“不好考的题目”。
二是考查项目须合理划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卷考查能力项目作了以下划定:
1.积累与运用—— ①识字写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② 理解词语意义并在语境中恰当运用;③课文题旨以及有关文史常识的把握;④准确记忆要求读背的诗文关键语句。
2.阅读——①提取信息(字面的、隐含的);②形成解释(词句意义);③
整体感知(内容与结构);④反思与评价(形式和内容)。
3****作——①根据给定的话题选定并组织材料;②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与
情感;③格式、标点符号运用。
各题命题意图说明
第一题: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考查书写技能,内容选自第12课《伊索寓言·蝉和狐狸》。
第二题: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词
课标依据——“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说明】①所填都是要求会写的字,涉及到了15/25篇课文,考虑到了字形结构的代表性,也注意到辨析与比较,如“得-德”。②设置了一个大语境——课文《陶校长的演讲》中的“每天四问”(身体健康 、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几方面有没有进步);每行四个短语,四字短语的构成力求浅近通俗,意思相互有所关联,且注意押韵,形成一个小语境。③有拼音的提示,更降低了难度, 写对24个字,即可得满分。④考查的是联系生活、在语境中活用生字词的能力,学生是在考试,又在语境中得到精神的升华,在情感价值观方面也有收获。
第三题:选择题
内容全部源自课本,且都是突出的重点训练内容。分别考查的是:能读准该掌握的生字、多音字以及方言****惯中易读错的字;能分辨常用词语中的音同/近字、形近字;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包括其中关键字的意思;能理解并在简单语境中恰当运用常用字词;能理解常用谚语、歇后语的基本意思,并在一般语境中恰当运用。
第四题: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以连线、填写课文题目、填写词语与诗文等形式,分别考查的是:对有关文史常识的把握(结合教材“语文与生活”中读背《朝代歌》的要求,考查相关课文中人物、作品及所处朝代的对应);对有关课文题旨的理解把握; 用恰当词语概述课文写作对象;根据语境提示准确记忆教材中要求读、背、述的优美诗句和关键词语。
第五题: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短文1:4个题目分别考查的是: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整体感知文章的写作对象;赏析课文基本的表达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概括片段的大概意思。
短文2:6个题目分别考查的是: 用文本信息合理解释有关问题;从文本中提取几个隐含的信息并简单比较;感知一段话的大意,并借用文本信息作简单概括;整体感知文段的表达顺序;初步读懂短文的结构方式、主要内容。
六、作文。
课标依据——“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2011.1
小学五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笔 试 部 分 100分(90分钟完成)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二、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词。(12分)
xǐnɡ yǐn xiàn duàn liàn zāo zāi
□睡按时, □食□制, □□身体, 不□病□;
jiē chǎnɡ bì zhǎn fēn bīn
□道宽□, 墙□□新, 花草□芳, 热情迎□;
miǎn lì xié biān cè yì
互相□□, □手同行, □□自己, 友□长存;
dé shànɡ m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