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数学考点23 导数的应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8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数学考点23 导数的应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考点23 导数的应用
【命题解读】
从高考对导数的要求看,考查分三个层次,一是考查导数公式,求导法则与导数的几何意义;二是导数的简单应用,包括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等;三是综合考查,如研究函数零点、证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求参数范围等.除压轴题,同时在小题中也加以考查,难度控制在中等以上.应特别是注意将导数内容和传统内容中有关不等式、数列、函数图象及函数单调性有机结合,设计综合题,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回顾】
1、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利用两个经典不等式解决问题,降低了思考问题的难度,优化了推理和运算过程.
(1)对数形式:x≥1+ln x(x>0),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2)指数形式:ex≥x+1(x∈R),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进一步可得到一组不等式链:ex>x+1>x>1+ln x(x>0,且x≠1).
2、一般地,若a>f(x)对x∈D恒成立,则只需a>f(x)max;若a<f(x)对x∈D恒成立,则只需a<f(x)min.若存在x0∈D,使a>f(x0)成立,则只需a>f(x)min;若存在x0∈D,使a<f(x0)成立,则只需a<f(x0)max.由此构造不等式,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分类讨论法: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先利用综合法,结合导函数零点之间大小关系的决定条件,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分类后,判断不同区间函数的单调性,得到最值,构造不等式求解;另一种,直接通过导函数的式子,看出导函数值正负的分类标准,通常导函数为二次函数或者一次函数.
提示:求解参数范围时,一般会涉及分离参数法,理科试题中很少碰到分离参数后构造的新函数能直接求出最值点的情况,通常需要设出导函数的零点,难度较大.
[判断、证明或讨论函数零点个数的方法] 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条件为函数图象在区间[a,b]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a)·f(b)<0.①直接法:判断一个零点时,若函数为单调函数,则只需取值证明f(a)·f(b)<0;②分类讨论法:判断几个零点时,需要先结合单调性,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再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在每个单调区间内取值证明f(a)·f(b)<0.
3 、数学模型及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时,所得出的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
数学建模是把实际问题加以抽象概括,建立相应的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
4、 常见的函数模型①一次函数;②二次函数;③指(对)数函数、幂函数.
三种增长型函数模型的性质
  函数
性质  
y=ax(a>1)
y=logax(a>1)
y=xn(n>0)
在(0,+∞)上的增减性
单调递增
单调递增
单调递增
增长速度
越来越快
越来越慢
相对平稳
图像的变化
随x的增大逐渐表现为与y轴平行
随x的增大逐渐表现为与x轴平行
随n值变化而各有不同
值的比较
存在一个x0,当x>x0时,有logax<xn<ax
解函数应用题的步骤
第一步:阅读理解题意.读题要做到逐字逐句,读懂题中的文字叙述,理解叙述所反映的实际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已知什么,求什么,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第二步:引用数学符号,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地,设自变量为x,函数为y,必要时引入其他相关辅助变量,并用x、y和辅助变量表示各相关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函数问题,实现问题数学化,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
第三步:利用数学的方法将得到的常规函数问题(即数学模型)予以解答,求得结果.
第四步:将所得结果再转译成具体问题的解答.
1、有一批材料可以建成200 m的围墙,如果用此材料在一边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矩形场地,中间用同样的材料隔成三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如图所示),若围墙厚度不计,则围成的矩形最大面积为( )
第2题图
A. 2 500 m2      B. 2 750 m2
C. 3 000 m2      D. 3 500 m2
【答案】、A
【解析】 设矩形的长为x m,宽为 m,则S=x·=(-x2+200x),其中0<x<200.当x=100时,Smax=2 500 m2.故选A.
2、已知不等式ex≥x+1对∀x∈R恒成立.以下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对∀x∈R,不等式e-x>1-x恒成立
B.对∀x∈(0,+∞),不等式ln(x+1)<x恒成立
C.对∀x∈(0,+∞),且x≠1,不等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