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02 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重点)-备战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54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02 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重点)-备战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x
文档介绍:
考向02 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设甲:,乙: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
当时,通过举反例说明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当是递增数列时,必有成立即可说明成立,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
由题,当数列为时,满足,
但是不是递增数列,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若是递增数列,则必有成立,若不成立,则会出现一正一负的情况,是矛盾的,则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
在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举反例说明,但是在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给予其证明过程.
1、如何判断两个条件的充分必要关系
(1)定义法:若 ,则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若 ,则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若 ,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等价法:即利用与;与;与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 充要关系可以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即若满足命题p的集合为M,满足命题q的集合为N,则M是N的真子集等价于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N是M的真子集等价于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M=N等价于p和q互为充要条件,M,N不存在相互包含关系等价于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3、判定全称命题“∀x∈M,p(x)”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p(x)成立;要判定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内找到一个x0,使p(x0)成立.
4、对全称命题、特称命题进行否定的方法:
(1)找到命题所含的量词,没有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先加上量词,再改变量词;
(2)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概括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规律是“改量词,否结论”.
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q且q⇏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且q⇒p
p是q的充要条件
p⇔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q且q⇏p
2、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❷在逻辑中通常叫作全称量词.
(2)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
(3)全称命题的符号表示:
形如“对M中的任意一个x,有p(x)成立”的命题,用符号简记为∀x∈M,p(x).
3、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
(1)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❷“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作存在量词.
(2)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
(3)特称命题的符号表示:
形如“存在M中的元素x0,使p(x0)成立”的命题,用符号简记为∃x0∈M,p(x0).
【知识拓展】
1、若条件p,q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即A={x|p(x)},B={x|q(x)},则由A⊆B可得,p是q的充分条件,请写出集合A,B的其他关系对应的条件p,q的关系.
提示 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A⊉B,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突破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逻辑推理的关键要素是:逻辑的起点、推理的形式、结论的表达.解决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关键就是将含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条件“等价转化”为两个函数值域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函数最值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和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1.(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其他模拟)“”是“”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2021·陕西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三二模(理))已知函数,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2021·四川宜宾市·高三三模(文))命题:“,”,则为( )
A., B.,
C., D.,
4.(2021·重庆南开中学高三其他模拟)命题“,”的否定是( )
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