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向26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重点)-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9页2.5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向26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重点)-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
文档介绍:
考向26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
1.(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设甲:,乙: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
当时,通过举反例说明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当是递增数列时,必有成立即可说明成立,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
由题,当数列为时,满足,
但是不是递增数列,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若是递增数列,则必有成立,若不成立,则会出现一正一负的情况,是矛盾的,则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
在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举反例说明,但是在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给予其证明过程.
2.(2021·全国高考真题)已知数列满足,
(1)记,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前20项和.
【答案】(1);(2).
【分析】
(1)根据题设中的递推关系可得,从而可求的通项.
(2)根据题设中的递推关系可得的前项和为可化为,利用(1)的结果可求.
【详解】
(1)由题设可得
又,,
故,即,即
所以为等差数列,故.
(2)设的前项和为,则,
因为,
所以
.
【点睛】
方法点睛:对于数列的交叉递推关系,我们一般利用已知的关系得到奇数项的递推关系或偶数项的递推关系,再结合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来求解问题.
1、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
(1)常用方法:观察(观察规律)、比较(比较已知数列)、归纳、转化(转化为特殊数列)、联想(联想常见的数列)等方法.
具体策略:
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
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
③拆项后的特征;
④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
⑤化异为同.对于分式还可以考虑对分子、分母各个击破,或寻找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
⑥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用或处理.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不完全归纳法,它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2)根据图形特征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首先要观察图形,寻找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变化,其次要把这些变化同图形的序号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
2、已知求的一般步骤:
(1)先利用求出;
(2)用替换中的n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便可求出当时的表达式;
(3)对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时的表达式,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如果不符合,则应该分与两段来写.
利用求通项公式时,务必要注意这一限制条件,所以在求出结果后,要看看这两种情况能否整合在一起.
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见类型及解法如下:
(1):常用累加法,即利用恒等式求通项公式.
(2):常用累乘法,即利用恒等式求通项公式.
(3)(其中为常数,):先用待定系数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其中,进而转化为等比数列进行求解.
(4):两边同时除以,然后可转化为类型3,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两边同时除以,然后可转化为类型1,利用累加法进行求解.
(5):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解法同类型3.
(6):把原递推公式两边同时取对数,然后可转化为类型3,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
(7):把原递推公式两边同时取倒数,然后可转化为类型3,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
(8):易得,然后分n为奇数、偶数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
(9):易得,然后分n为奇数、偶数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
3、数列的性质
(1)数列的周期性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确定数列的周期,再根据周期性求值.
(2)数列的单调性
(1)数列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①作差法:数列是递增数列;
数列是递减数列;
数列是常数列.
②作商法:当时,数列是递增数列;
数列是递减数列;
数列是常数列.
当时,数列是递减数列;
数列是递增数列;
数列是常数列.
(2)数列单调性的应用:
①构造函数,确定出函数的单调性,进而可求得数列中的最大项或最小项.
②根据可求数列中的最大项;根据可求数列中的最小项.当解不唯一时,比较各解对应的项的大小即可.
1.数列的定义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叫做数列的项.数列的项在这列数中是第几项,则在数列中是第几项.一般记为数列.
(1)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它的“数”有关,而且还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这有别于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因此,若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