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数学专题07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8页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数学专题07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精讲精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7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
【命题规律】
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小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命题的真假判断;二是常见一些经典常考压轴小题,难度中等或偏上.
【核心考点目录】
核心考点一:球与截面面积问题
核心考点二:体积、面积、周长、角度、距离定值问题
核心考点三:体积、面积、周长、距离最值与范围问题
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中的交线问题
核心考点五:空间线段以及线段之和最值问题
核心考点六:空间角问题
核心考点七:轨迹问题
核心考点八: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
核心考点九:翻折问题
【真题回归】
1.(2022·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正三棱锥的六条棱长均为6,S是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设集合,则T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设顶点在底面上的投影为,连接,则为三角形的中心,
且,故.
因为,故,
故的轨迹为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而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故的轨迹圆在三角形内部,故其面积为
故选:B
2.(2022·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正三棱柱,E,F分别是棱上的点.记与所成的角为,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作于,过作于,连接,
则,,,
,,,
所以,
故选:A.
3.(多选题)(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四边形为正方形,平面,,记三棱锥,,的体积分别为,则(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
设,因为平面,,则,
,连接交于点,连接,易得,
又平面,平面,则,又,平面,则平面,
又,过作于,易得四边形为矩形,则,
则,,
,则,,,
则,则,,,故A、B错误;C、D正确.
故选:CD.
4.(多选题)(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正方体,则(    )
A.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B.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C.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D.直线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
【答案】ABD
【解析】如图,连接、,因为,所以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所成的角,
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则,故直线与所成的角为,A正确;
连接,因为平面,平面,则,
因为,,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故B正确;
连接,设,连接,
因为平面,平面,则,
因为,,所以平面,
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棱长为,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故C错误;
因为平面,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易得,故D正确.
故选:ABD
5.(多选题)(2021·全国·高考真题)在正三棱柱中,,点满足,其中,,则(    )
A.当时,的周长为定值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
【答案】BD
【解析】
易知,点在矩形内部(含边界).
对于A,当时,,即此时线段,周长不是定值,故A错误;
对于B,当时,,故此时点轨迹为线段,而,平面,则有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其体积为定值,故B正确.
对于C,当时,,取,中点分别为,,则,所以点轨迹为线段,不妨建系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所以或.故均满足,故C错误;
对于D,当时,,取,中点为.,所以点轨迹为线段.设,因为,所以,,所以,此时与重合,故D正确.
故选:BD.
6.(2020·海南·高考真题)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棱长均为2,∠BAD=60°.以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侧面BCC1B1的交线长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图:
取的中点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
因为60°,直四棱柱的棱长均为2,所以△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又四棱柱为直四棱柱,所以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侧面,
设为侧面与球面的交线上的点,则,
因为球的半径为,,所以,
所以侧面与球面的交线上的点到的距离为,
因为,所以侧面与球面的交线是扇形的弧,
因为,所以,
所以根据弧长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
【方法技巧与总结】
1、几类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
(1)多面体:其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2)旋转体:其表面积等于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和.
(3)简单组合体:应弄清各构成部分,并注意重合部分的删、补.
2、几类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
(1)对于规则几何体,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
(2)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可采用割补法求解;对于某些三棱锥,
有时可采用等体积转换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