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演练 (2020年江苏省常州)1、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河姆渡遗址的骨哨 B. 春秋铁制农具 C. 宋代圩田工程示意图 D. 清代开荒执照 (2018年江苏省宿迁)2、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2020山东青岛)3、“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 周王室势力大减 B. 周朝即将灭亡 C. 分封制得到巩固 D. 周朝政局稳定 (2020湖北省恩施州)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 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 B.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诸子百家,思想大争鸣 (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5、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省市模拟演练 1、(2020年安徽省)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科反映出时的社会现象是( ) A.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B. 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C. 周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2020年四川省)“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大变革、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都江堰的修建 C.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2018年云南省)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 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 召集诸侯会盟 4、(2020年江苏省)“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史记》中记载的这段文字说明了东周时期( ) ①各诸侯王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 ②周天子实力衰弱 ③诸侯国秦国完成统一 ④诸侯王之间混战争霸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5、(2020年北京市)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出现于春秋时期,代表较高发展水平的工具是( )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C. 青铜铲 D. 铁犁铧 6、(2019年山东省)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7、(2020年江苏省南京)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8、(2020年贵州省)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诸侯兼并争霸 D. 生产力飞速发展 9、(2020年吉林省)“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10、(2020年山东省)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据此,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为( ) A.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B. 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C. 王室衰微、大动荡、大变革 D. 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了普遍使用与推广 中考真题演练 (2020年江苏省常州)1、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