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补易混易错04 阅读理解之主旨题 新高考卷 全国卷 2022 2021 2022 2021 卷I 卷II 卷I 卷II 乙卷 甲卷 乙卷 甲卷 细节理解题 6 7 8 8 8 8 6 5 推理判断题 7 5 5 5 5 3 6 8 词义猜测题 1 2 1 1 1 1 1 1 主旨大意题 1 1 1 1 1 3 2 1 题型特点 主旨大意题要求高、难度大,是阅读理解中考生最容易失分的题目。此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有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判断、推理、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旨大意题一般包括:文章标题、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 正确选项特征 1.涵盖性强,覆盖全文或全段。 2.范围恰当,既不太宽泛,也不片面。 3.精确性强,不会改变原文表意的程度及感情色彩。 干扰选项特征 1.过于笼统,不知所云:所给选项内容概括的范围过大,超出文章所述内容。 2.以偏概全,主次不分:所给选项只涵盖文章的部分内容,与原文只有部分交集,或以文中的细节信息或个别词作为选项内容,或以次要内容充当主要内容。 3.移花接木,偷换概念:所给选项把A的内容放在B上。 4.无中生有,生搬硬套:所给选项的内容看似与原文相关,实则无关。 技巧1 速读文章,明确主题 速读文章,抓住文章主题句或关键词。考生应抓住反复出现的中心词,即高频词,也叫主题词。 (1)、主题句的特征 ①、首段出现具体例子或假设时,例子或假设后面的内容往往体现文章主旨; ②、作者有意识地反复陈述的观点,通常是主旨;反复出现的词或短语,一般为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 ③、段落中出现表转折的词或短语(如 however, but, in fact, actually等)时,该词或短语后的句子很可能是主题句。 (2)、寻找主题句 ①、主题句在段首 主题句在段首的文章结构是先点明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分析,用演绎法阐述观点。在议论文、科技文献和新闻报道中多采用这种方式。 ②、主题句在段中 当主题句被安排在段落中间时,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文中的主题由随之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而后又作进一步的解释、论证或展开。 ③、主题句在段尾 主题句也会出现在段尾。作者先摆出事实依据,层层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即段落的主题。 【全国I 2020·D】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lants has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positive effects. A study conducted in Youngstown, Ohio, for example, discovered that greener areas of the city experienced less crime. In another, employees were shown to be 15% more productive when their workplaces were decorated with houseplants. 32. What is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about? A. A new study of different plants. B. A big fall in crime rates. C. Employees from various workplaces. D. Benefits from green plants. 【解析】根据第一段中的 positive及所举的两个例子(绿化的区城犯罪率低以及绿植多的办公区城员工的工 效率更高)可如,未段主要介绍的是绿色植物给人们带的处。故选D项。 技巧2 瞻首顾尾,定位中心句 每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成为该段主题句的概率往往最大。将首段的中心句与各段第一句串联在一起,常常可以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此外,文章的逻辑结构也有助于定位中心句。常见的结构有按时间顺序组织的结构或“分述------总说”结构。按时间先后顺序说明某一件事或某一理论的发展过程的文章,主题句通常在首段或末段;采用“分述-----总说”结构的文章,前几段分述,末段总结,这类文章主题句常在末段。 【全国Ⅱ 2020·B】 Some p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