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英语人教查补易混易错点06 完形填空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英语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3页13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英语人教查补易混易错点06 完形填空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查补易混易错06 完形填空(全国卷)
年份
卷别
体裁
主题内容
考点发布
2022年
全国卷
乙卷
说明文
孩子们捉迷藏时坚持相互承认和尊重
动词7 名词 7 形容词4
副词2 动词短语1
甲卷
记叙文
讲述了两个爱狗人士是怎么从相知、相爱到相伴的
动词9 名词6 形容词3 副词1
介词短语1
2021年
全国卷
乙卷
夹叙夹议
女患者表达感激之情
动词9 名词7 形容词1 副词2
动词短语1
甲卷
记叙文
作者住酒店的经历
动词10 名词5 形容词4
副词1
【题型说明】
高考完形填空遵循“考查考生综合理解、灵活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突出考查考生在语篇情中依据上下文灵活运用词能力”这一原则,在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中有目的地挖出一些词汇或短语,要求考生在上下文信息被隔断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阅读、通过利用基础知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每个空白处的备选选项作出最合理的分析,从而选出最佳选项,使文章主旨鲜明、逻辑严密、内容完整。选文涉及的体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且全国卷设空数为20空,选篇幅一般介于250----300词。
【命题分析】
从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试题来看,文章在体裁上多以记叙文为主。文章故事性强,同时融了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和就某些现象所进行的议论,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完整地把握故事情节,又要有很好的逻辑思能力。从文章中所挖空来看,空缺词以实词为主,其中重点考查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而介词、连词等虚词所占比重很小。
关注选项词性,阐述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的完型填空选文文体以记叙文为主,议论文或其他文体为辅。文章选择严谨,词汇选择标准,逻辑关系清晰。因此在标准的框架要求之下,要求考生除了树立篇章意识,更要求考生具有根据文章片段进行合理逻辑推理的能力。而要具备较强的推理判断能力,下一步的关注点就要下移到选项词性上,关注选项词性,训练相对应解题思路,提高正确率。
01动词选项
动词(动词短语)是完形填空选项中的重中之重,涉及动词考点的解题思路可以分为关注动作相关搭配,理解动词确切含义关和关注动作顺序和这三类。
1. 动作相关搭配
动作的相关搭配是动词选项中最常见的考法,难度相对简单。考生需顺应语境,翻译准确,根据空前的主语、空后的宾语或者空后的介词选择相匹配的动词选项。对学生的解题要求就是篇章语义理解准确。
2. 动词确切含义
动词确切含义本质上仍属于第一点动作相关搭配,之所以此处要单独强调动作的确切含义,是因为考生受汉语思维影响,对于中英理解有差异的重点动词极易理解偏差,从而选错。这类动词空在考试过程中错误率很高,也是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分中应重点强调复****的方向。
【全国II卷56题】Just last year, I was   56  a workshop when someone knocked at the classroom door.  
56.  A. observing  B. preparing 
     C. designing    D. conducting  
此题的错误选项集中在B项。当我在......讲****班的时候有人敲门。正确答案是D项。按照翻译,多数学生在此空直接选择B项prepare,当我正在准备研****班时有人敲门,词性搭配可以翻译通顺。但下句有提示词teaching,说明作者当时是在上课而非准备。此时出现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在背单词时,conduct的含义仅局限于课本Musician单元中出现的指挥(音乐),并不知晓conduct的英文释义还有 to organize and/or do a particular activity,组织;安排;实施;执行的含义,从而导致错选,此题的错误原因是常考重点动词的含义的掌握不到位。
下一个例题的错选则是明显受汉语思维影响而导致。
【全国I卷中46题】In the store, I asked each of my kids to pick something they thought our “ friend ” there would  46  
46. A. order    B. supply  C. appreciate   D. discover  
此题正确选项为C,错误选项集中在A项。笔者的学生在做此篇完型时有90%学生立刻排除掉了C项。按照C项答案翻译,我让每个孩子都挑出一些我们的“朋友”可能会感激的物品。按照汉语思维,学生们的普遍理解是“感激”太过于刻意,好像这家人是故意为了让失业的朋友对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