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 阅读理解(细节理解题)
目录
一、考情解读 1
二、命题分析预测 1
三、聚焦核心素养 2
四、 题型突破 2
五、真题探究 3
六、考法解题能力提升 8
七、精选考点题型专练 12
一、考情解读
1.阅读理解旨在考查考生理解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以及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要求考生能读懂有关日常生活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
3.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命题分析预测
1.阅读理解的文章在语篇类型方面,说明文占比最大,记叙文和应用文也较常考查;题材以个人经历、人物故事、介绍说明、社会文化、新闻报道、广告信息等为主,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代。
2.在题型方面,尽管对细节理解题的考查仍然占比较高,但是对于深层信息的获取、识别及再现相关信息能力的考查有所增加,对于阅读理解中词汇、短语和句子含义的推断以及基于文意的推理判断等的考查逐渐增加。
3.选材范围将会继续扩大,将会涵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文章,通过选材反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国家和个人的需求。
4.试题对文化意识的考查力度将会继续加大,试题不仅会涉及文化知识,还会涉及社会文化现象,体现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两个方面的考查。
三、聚焦核心素养
阅读理解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通过选取基于社会情境、涵盖中外优秀文化的语篇,考查考生借助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能力,增强他们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考查考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思维特征;考查考生根据问题或情境,围绕相关主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识别、分析、理解语篇,并通过整合、内化、迁移等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题型突破
一 考情概述
细节理解题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占总题量的一半左右,比例相当大。该题型主要针对原文中的具体信息发问,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特定细节、某个事实或个别词句的理解。细节信息题命题形式多样,考查内容涉及多个角度(如who, when, where, what, which, why, how many和how much等)。
综观近几年的试题可以发现,细节理解题的难度有所增加,主要表现为:题目信息是原文信息的同义转述;有时要将几个具体细节综合起来才可得出答案。预计2022年高考对细节理解题的考查将延续这两个特点。
二 命题特点
近几年高考细节理解题考查最多的是直接信息题和间接信息题。
1.直接信息题。在原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这类题比较简单,通常是原文再现:(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点在文章中有直接具体的再现;(2)选项中的关键信息点在文章中所找到的题干信息点中有直接具体的再现。
2.间接信息题。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命题人往往会对具体信息进行处理:(1)同义替换文中的关键词语;(2)对时间、数量、年龄等数字信息进行加工;(3)综合一些事实细节进行理解。
三 选项特点
1.正确选项的特点
(1)对原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替换。把原文句子中的一些词换成意义相近的词,变成正确选项。
(2)词性或者语态的变化。把原文中的一些词变换一下词性,或者改变原文句子的语态,给考生制造障碍。
(3)语言简化。把原文中复杂的语言现象进行简化,变成正确选项。
(4)正话反说。把原文句子的意思反过来表达,变成正确选项。
2.干扰项的特点
(1)将原文内容扩大或缩小。把原文中的限定词去掉或替换掉,使该选项看似正确,实际上却是错误的。
(2)把未然当已然。改变文中某句话的时态,如把将来时变成现在时,把未发
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
(3)无中生有。选项内容是根据主观想象或推测得出的结论,而文中并未提及。
(4)偷换概念。把原来做该事的"张三"换成"李四",而所述细节却与原文一致。
(5)文不对题。这类选项最不容易辨别,选项中的描述与原文完全一致,确实属于原文中的一个细节,这时要回到题干,看该选项是否能回答题干所提的问题。
(6)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
(7)正误参半。
五、真题探究
语篇类型:应用文 主题:乘坐火车的相关信息 词数:208 难度:★
建议时间:4分钟
Train Information
All customers travelling on TransLink services must be in possession of a valid tic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