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 34-阅读理解议论文(重难题型)(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英语.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英语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4页1.7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 34-阅读理解议论文(重难题型)(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英语.docx
文档介绍:
考点34 阅读理解议论文(重难题型)
议论文是英语中的重要文体,在每年的高考阅读理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议论文就是说理性的文章,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议论文都要提出论题、观点、提供充分的证据,使用一定的逻辑方法证明观点或得出结论。议论文的写法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写法一:正方(甲方),反方(乙方),我认为……
写法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写法三:论点,理由(证据),重申论点。
议论文的内容涵盖文化、历史、文学、科学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这类体裁的文章中把握好论点、论据和论证很重要。此类体裁的文章中有关主旨大意和推理判断的题目会较多,这也是得分比较难的题型。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把握作者的态度,领悟弦外之音,从而更好地依据文章的事实做出合理的推断。
  注意事项:
  1. 避免读得太快,做题靠印象和直觉。(要求每一道题回到原文去找答案)
  2. 要先看题目,后读文章。(与先读文章,后看题目的比较)
  高考材料阅读方法:先通读全文,重点读首段、各段的段首段尾句,然后其他部分可以略读,再审题定位,比较选项,选出答案。要有把握文章的宏观结构、中心句的能力。
  3. 阅读中需要特别注意并做记号的有:
  (1)标志类、指示类的信息。
  ①表示并列关系:and, also, coupled with等;
  ②表示转折关系:but, yet, however, by contrast等;
  ③表示因果关系:therefore, thereb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等;
  ④表示递进关系:in addition to, even, what’s more, furthermore等;
  ⑤表示重要性的词:prime, above all, first等。
  以上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对文章逻辑结构的把握。
  (2)具有感情色彩、显示作者态度的词:blind盲目的(贬), excessively过分的(贬), objective(客观)等。
  4. 常见问题:
  (1)读不懂怎么?
  问题本身太空泛,应该仔细分析问题到底在哪儿。首先要能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
  unconscious incompetent (无意识无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一阶段;
  conscious incompetent (有意识无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二阶段;
  conscious competent (有意识有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三阶段;
  unconscious competent (无意识有能力)属于问题认知的第四阶段。
  从认知的第三阶段达到第四阶段,是一个反复熟练的过程。
  (2)读懂了文章之后还做错题怎么办?
  (3)做完了一遍不愿意看第二遍怎么办?
  (4)做题技巧用不上怎么办?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在课堂听明白之后,还需要回去自己思考,针对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
【命题分析】
议论说理类文章就是议论文,是高考阅读理解题中一种较难的题目。议论说理类文章具有以下特点:
1. 题材多样化、知识化,它包括社会科学的多种领域,以及和自然科学交叉学科,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具体说来:
(1)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作。作者一般从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上的重大问题、与读者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即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利弊,举例说明,推理判断,即分析问题。最后,阐述观点,提出办法,即解决问题。
(2)以作者的观点或情感为核心,对细节推理等方面进行考查。
(3)文章的主题一般是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重大问题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等。
2. 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深层理解题占多数,这就要求学生读议论文时,不能仅限于对文章的表层理解,只抓一些事实细节,而且要注重对文章的意图、作者的观点以及内在逻辑联系的审视。
3. 深层理解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主旨性题目:此类题常针对文章主题、中心思想、标题或作者的写作意图,通常有以下提问方式:
a.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b.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
c.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_.
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is _________.
e. The writer’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