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6.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00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6.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六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近5年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等级要求
考题统计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功 功率和机车启动问题

广东卷·T9
北京卷·T8
Ⅲ卷·T18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浙江6月卷·T13
浙江1月卷·T20
甲卷·T20
Ⅱ卷·T16
Ⅱ卷·T25
Ⅲ卷·T17
Ⅰ卷·T14
Ⅱ卷·T14
Ⅲ卷·T25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乙卷·T16
甲卷·T24
Ⅱ卷·T18
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

山东卷·T16
广东卷·T9
Ⅰ卷·T19
实验六:探究动能定理
Ⅲ卷·T22
实验七: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湖北卷·T12
河北卷·T11
河北卷·T12
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功和功率、动能、势能及功能关系
2.科学思维:(1)机车启动模型(2)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进行科学推理或科学论证。
3.科学态度与责任:利用能量观点解决生产、生活、科技中的问题
命题规律
高考对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部分的考查常结合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情景,如物体上抛下落、车辆启动、(类)刹车、物体上下坡、传送带等。在考查方向上,单一物体、多个物体的不同运动形式都有所体现。解题方法主要是函数法和图象法,同时应用推理论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模型建构、科学推理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备考策略
本章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复****备考要重点加强物理模型的建构;突出物理思想,如:转换与守恒。加强能量规律的探究、推理、论证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利用生产,生活中与功和能量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加强对能量规律的应用与探究。加强典型学科方法如函数法、比较法、极限法、图象法、模型法等的应用训练。
【网络构建】
专题6.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网络构建】
考点一 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
1.机械能守恒判断的三种方法
定义法
利用机械能的定义直接判断,分析物体或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变化,若不变,则机械能守恒
做功法
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或有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
转化法
若物体或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2.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及判断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
(2)对于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情况,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3)对于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可以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判断.严格地讲,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应该是对一个系统而言,外力对系统不做功(表明系统与外界之间无能量交换),系统内除了重力和弹力以外,无其他摩擦和介质阻力做功(表明系统内不存在机械能与其他形式之间的转换),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考点二 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求解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基本思路
考点三 多物体关联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1.多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的解题思路
多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往往涉及“轻绳模型”“轻杆模型”以及“轻弹簧模型”.
轻绳模型
三点提醒
①分清两物体是速度大小相等,还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②用好两物体的位移大小关系或竖直方向高度变化的关系.
③对于单个物体,一般绳上的力要做功,机械能不守恒;但对于绳连接的系统,机械能则可能守恒.
轻杆模型
三大特点
①平动时两物体线速度相等,转动时两物体角速度相等.
②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并不总是沿杆的方向,杆能对物体做功,单个物体机械能不守恒.
③对于杆和球组成的系统,忽略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且没有其他力对系统做功,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轻弹簧模型
轻弹簧模型“四点”注意
①含弹簧的物体系统在只有弹簧弹力和重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单个物体和弹簧机械能都不守恒.
②含弹簧的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符合一般的运动学解题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弹簧弹力和弹性势能的特点.
③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而弹簧弹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取决于初、末状态弹簧形变量的大小.
④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当弹簧形变量最大时,弹簧两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