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国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6 第14讲 热学.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4.7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国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6 第14讲 热学.docx
文档介绍:
第14讲 热学
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1)分子动理论、固体和液体;(2)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结合.2.常用方法:分析法,图像法.3.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固体和液体
1.估算问题
(1)分子总数:N=nNA=NA=NA.
特别提醒:对气体而言,V0=不等于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而是表示一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
(2)两种分子模型:①球体模型:V=πR3=πd3(d为球体直径);②立方体模型:V=a3.
2.分子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即平均速率越大,但某个分子的瞬时速率不一定大.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
4.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5.晶体与非晶体
分类
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多晶体
外形
规则
不规则
物理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熔点
确定
不确定
原子排列
有规则,但多晶体每个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
无规则
联系
晶体与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液体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积收缩到最小.
(2)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例1 (2022·江苏扬州市期末)2021年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如图所示,气泡静止在水中,此时(  )
A.气泡受到浮力
B.气泡内分子热运动停止
C.气泡内气体在界面处对水产生压力
D.水在气泡界面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答案 C
解析 在失重状态下,气泡不会受到浮力,A错误;气泡内分子一直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错误;由于在失重状态下,气泡内气体在界面处存在压力差,所以对水产生压力,C正确;水在气泡界面处,水分子较为稀疏,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错误.
例2 (多选)(2022·广东中山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
C.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答案 ABC
解析 分子平均动能描述的是大量分子的整体表现,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A正确;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B正确;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C正确;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从而使表面层液体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D错误.
例3 (多选)(2022·江西南昌市一模)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中的A位置,分子势能最小
B.在图中的B位置,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两分子从无穷远处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分子间距从图中的A点变化到B点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不断减小
答案 AB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图中的A位置,分子势能最小,选项A正确;在题图中的B位置,r<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选项B正确;由题图可知,两分子从无穷远处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正确;分子间距从题图中的A点变化到B点的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不断增大,选项D错误.
考点二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压强的计算
(1)被活塞或汽缸封闭的气体,通常分析活塞或汽缸的受力,应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压强单位为Pa.
(2)水银柱密封的气体,应用p=p0+ph或p=p0-ph计算压强,压强p的单位为cmHg或mmHg.
2.合理选取气体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列方程
(1)若气体质量一定,p、V、T中有一个量不发生变化,则选用对应的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
(2)若气体质量一定,p、V、T均发生变化,则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3.关联气体问题
解决由活塞、液柱相联系的两部分气体问题时,根据两部分气体压强、体积的关系,列出关联关系式,再结合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例4 (2022·山东日照市一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两个不同过程,分别由压强-体积(p-V)图上的曲线Ⅰ和曲线Ⅱ表示,如图所示,曲线均为反比例函数曲线的一部分.a、b为曲线Ⅰ上的两点,气体在状态a和b的压强分别为pa、pb,温度分别为Ta、Tb.c、d为曲线Ⅱ上的两点,气体在状态c和d的压强分别为pc、p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