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物理专题05:做功、功率问题汇总(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87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物理专题05:做功、功率问题汇总(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5:做功、功率问题汇总
考点1 功的分析与计算 1
考点2 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3
考点3 机车启动问题 5
考点1 功的分析与计算
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
(1)恒力做功正负的判断: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来判断。
(2)曲线运动中做功正负的判断:依据F与v的方向的夹角α来判断。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3.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 α求功。适用于F合为恒力的过程。
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
【典例1】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B.人对车做的功为maL
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a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
【答案】A
【解析】根据功的公式可知,人对车的推力做功W=FL,故A正确;
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车对人的作用力为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车的作用力为-ma,人对车做功为W=-maL,故B错误;
人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ma,竖直方向上车对人还有支持力,故车对人的作用力为N==m,故C错误;
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则f=ma+F,车对人的摩擦力做功为W=fL=(F+ma)L,故D错误。
【变式1-1】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弧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如图所示),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滑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F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
A.0         B.FR
C.πFR D.2πFR
【答案】 C
【解析】 虽然拉力方向时刻改变,但力与运动方向始终一致,用微元法,在很小的一段位移内可以看成恒力,小球的路程为πR+π,则拉力做的功为πFR,故C正确。
【变式1-2】中国制造的某一型号泵车如图所示,表中列出了其部分技术参数。已知混凝土密度为,假设泵车的泵送系统以的输送量给高处输送混凝土,则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至少为(  )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332
最大输送高度(m)
63
整车满载质量()
最大输送量()
180
A. B. C. D.
【答案】C
【解析】泵车的泵送系统以的输送量给高处输送混凝土,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
故选C。
【变式1-3】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图甲是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图乙是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拉力的大小为4 N,且保持不变 B.物体的质量为2 kg
C.0~6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4 J D.0~6 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 J
【答案】BD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图甲可知,在0~2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在2~6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拉力大小不恒定,选项A错误;在2~6 s内根据功率公式P=Fv,有F==4 N,故滑动摩擦力f=F=4 N,在图甲中,0~2 s内有a==3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又P′=F′v,联立解得m=2 kg,F′=10 N,选项B正确;由图甲可知在0~6 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30 m,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fx=120 J,选项C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W-Wf=mv2,故0~6 s内拉力做的功W=mv2+Wf=×2×62 J+120 J=156 J,选项D正确。
考点2 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1.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
(2)利用=F·cos α,其中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F为恒力。
2.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公式P=F·vcos α,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2)P=F·vF,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F方向上的分速度。
(3)P=Fv·v,其中Fv为物体受到的外力F在速度v方向上的分力。
【典例2】引体向上是中学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引体向上运动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53次/分钟。若一个普通中学生在30秒内完成12次引体向上,该学生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