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物理专题13 热学(精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1.3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物理专题13 热学(精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讲练测
专题13 热学(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射入教室的阳光中看到尘埃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说明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恒温水池里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
D.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
【答案】D
【详解】A.做布朗运动的固体颗粒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肉眼可见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从射入教室的阳光中看到尘埃的运动是空气的对流引起的,不是布朗运动,A错误;
B.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B错误;
C.恒温水池里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泡中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上升过程中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值,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吸收热量,C错误;
D.把该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模型,则有,解得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D正确。故选D。
2.某地某天的气温变化趋势如图甲所示,细颗粒物(等)的污染程度为中度,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在11:00和14:00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乙所示,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表示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移动是由于细颗粒物分子的热运动
B.图乙中实线表示11:00时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C.细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11:00时比14:00时更剧烈
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细颗粒物的平均撞击次数14:00时比12:00时多
【答案】D
【详解】A.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移动是由于空气分子的热运动与气流的作用,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实线对应的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例越大,对应的气体分子温度较高,所以图乙中实线表示14:00时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B错误;
C.温度越高,细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细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14:00时比11:00时更剧烈,C错误;
D.14:00时的气温高于12:00时的气温,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细颗粒物的平均撞击次数较多,D正确。故选D。
3.下列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稀释后,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互相渗入而连在一起,这是两种金属分别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D.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B
【详解】A.做布朗运动的是碳颗粒(即多个碳分子的集结体),这是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A错误。
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故B正确;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互相渗入而连在一起,这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
D.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变小,是说明面包颗粒之间有间隙,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处,乙分子放置于r轴上距离O点很远的r4处,r1、r2、r3为r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两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Ep=0。现把乙分子从r4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线为图线、虚线为图线
B.当分子间距离时,甲、乙两分子间只有斥力,且斥力随r减小而增大
C.乙分子从到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到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乙分子从到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在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
【答案】C
【详解】A.由于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虚线为分子势能图线(图线),实线为分子间作用力图线(图线),A错误;
B.无论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B错误;
C.乙分子从到所受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乙分子从r2到r1所受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一直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C正确;
D.根据分子势能图线可知,乙分子从到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一直减小,在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D错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