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解密15 电学实验(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0页6.3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解密15 电学实验(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docx
文档介绍:
解密15 电学实验
核心考点
考纲要求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
考点1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使用螺旋测微器)
1.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量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x,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 Ω),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①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②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④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⑤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⑥将测得的Rx、l、d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4)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路图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U测=Ux+UA
电压表分流I测=Ix+IV
电阻测量值
=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适用条件
RA≪Rx
RV≫Rx
2.规律方法总结
(1)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②临界值计算法
Rx<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x>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实验试探法:按图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变化,而电流表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2)注意事项
①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时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
②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③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3)误差分析
①若为内接法,电流表分压。
②若为外接法,电压表分流。
③长度和直径的测量。
3.仪器选择的基本思路
(1)优先考虑安全因素
各电表的实际读数不能超过其量程,电阻类元件中的实际电流(或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或电压)。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估算回路中的最大电流(一般假设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时进行估算)。如:用伏安法作出标有“6 V,0.6 W”字样的小灯泡的U–I图象,而实际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6 V。
(2)考虑读数误差因素
一般要求各电表的实际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以减小读数误差。
(3)仪器选择的一般步骤
A.首先选择唯一性的器材;
B.粗画电路图(暂不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C.估算回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在电表的指针有较大幅度偏转但不超过其量程的情况下,结合已知器材的规格,确定实验电路和实验器材。
4.电阻测量方法荟萃
(1)伏安法:
电路图
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应用内接法测量)
(2)安安法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①如图甲所示,当两电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的内阻R1,则可测得的内阻R2=。
②如图乙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压UA2≫UA1时,串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测得的电阻R2=。
(3)伏伏法
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
①如图甲所示,两电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的内阻R1,则可测出的内阻R2=R1。
②如图乙所示,两电表的满偏电流IV1≪IV2时,并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得的内阻R2=。
(4)比较法测电阻
如图所示,测得电阻箱R1的阻值及表、表的示数I1、I2,可得Rx=。
如果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则I1(Rx+RA1)=I2(R1+RA2)。
(5)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电路图如图所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