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解密07 碰撞与动量守恒(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0页1.0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解密07 碰撞与动量守恒(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docx
文档介绍:
解密07 碰撞与动量守恒
核心考点
考纲要求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考点1 碰撞模型
1.碰撞的特点
(1)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总是守恒的。
(2)碰撞过程中,总动能不增。因为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3)碰撞过程中,当两物体碰后速度相等时,即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4)碰撞过程中,两物体产生的位移可忽略。
2.碰撞的种类及遵从的规律
种类
遵从的规律
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
3.关于弹性碰撞的分析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钢球沿一条直线以速度v0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钢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的速度分别是v1、v2


由①②可得:③

利用③式和④式,可讨论以下五种特殊情况:
a.当时,,,两钢球沿原方向原方向运动;
b.当时,,,质量较小的钢球被反弹,质量较大的钢球向前运动;
c.当时,,,两钢球交换速度。
d.当时,,,m1很小时,几乎以原速率被反弹回来,而质量很大的m2几乎不动。例如橡皮球与墙壁的碰撞。
e.当时,,,说明m1很大时速度几乎不变,而质量很小的m2获得的速度是原来运动物体速度的2倍,这是原来静止的钢球通过碰撞可以获得的最大速度,例如铅球碰乒乓球。
4.一般的碰撞类问题的分析
(1)判定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2)判定物理情景是否可行,如追碰后,前球动量不能减小,后球动量在原方向上不能增加;追碰后,后球在原方向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球的速度。
(3)判定碰撞前后动能是否不增加。
(2020·黑龙江香坊区·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月考)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图像求得乙的质量是6kg
B.碰撞前后乙的动量增加了1kg·m/s
C.碰撞过程中甲给乙的冲量大小为6N·s
D.碰撞过程中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3J
【答案】C
【详解】
A.由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 ,A错误;
B.碰撞前后乙增加的动量为
B错误;
C.由动量定理,碰撞过程中甲给乙的冲量大小为
C正确。
D.碰撞过程中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D错误。
故选C。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速度是6m/s,B球的速度是-2m/s,不久A、B两球发生了对心碰撞。对于该碰撞之后的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很多种猜测,下面的猜测结果一定无法实现的是(  )
A.v′A=-2m/s,v′B=6m/s
B.v′A=2m/s,v′B=2m/s
C.v′A=1m/s,v′B=3m/s
D.v′A=-3m/s,v′B=7m/s
【答案】D
【详解】
设每个球的质量均为m,碰前系统总动量
碰前的总机械能
A.碰后总动量
总机械能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故A可能实现;
B.碰后总动量
总机械能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增加,故B可能实现;
C.碰后总动量
总机械能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增加,故C可能实现;
D.碰后总动量
总机械能
动量守恒,机械能增加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故D不可能实现。
本题选不可能实现的,故选D。
2.(2020·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某时刻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那么在物体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  )
A.由于机械能损耗最终两者的速度均为零
B.两者的碰撞会永远进行下去,不会形成共同的速度
C.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
D.盒子的最终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D
【详解】
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动量守恒可知最终两物体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由
可得,两物体的末速度为
故选D。
考点2 弹簧模型
1.注意弹簧弹力特点及运动过程,弹簧弹力不能瞬间变化。
2.弹簧连接两种形式:连接或不连接。
连接:可以表现为拉力和压力,从被压缩状态到恢复到原长时物体和弹簧不分离,弹簧的弹力从压力变为拉力。
不连接:只表现为压力,弹簧恢复到原长后物体和弹簧分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