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物理专题强化六 综合应用力学两大观点解决三类问题.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20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物理专题强化六 综合应用力学两大观点解决三类问题.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强化六 综合应用力学两大观点解决三类问题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力学两大观点在多运动过程问题、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木板问题三类问题中的综合应用,高考常以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极大地培养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推理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针对性的专题强化,可以提升同学们解决压轴题的信心。
3.用到的知识有: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题型一 多运动过程问题
1.分析思路
(1)受力与运动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以及不同运动过程中力的变化情况。
(2)做功分析:根据各种力做功的不同特点,分析各种力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的做功情况。
(3)功能关系分析: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规律求解。
2.方法技巧
(1)“合”——整体上把握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
(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子过程对应的基本规律。
(3)“合”——找出各子过程之间的联系,以衔接点为突破口,寻求解题最优方案。
【例1】 (2020·山东省等级考试模拟卷)如图1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下方悬挂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光滑墙面上的O点。开始时,小球静止于A点,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
周运动。垂直于墙面的钉子N位于过O点竖直线的左侧,与的夹角为θ(0<θ<π),且细线遇到钉子后,小球绕钉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钉子正下方时,细线刚好被拉断。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细线的长度为L,细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mg,重力加速度为g。
图1
(1)求小球初速度的大小v0;
(2)求小球绕钉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θ的关系式;
(3)在细线被拉断后,小球继续向前运动,试判断它能否通过A点。若能,请求出细线被拉断时θ的值;若不能,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 (1) (2)r=L (3)不能通过A点,理由见解析
解析 (1)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解得v=,
小球从A点至最高点,由动能定理有
-mg·2L=mv2-mv,
解得v0=。
(2)小球绕钉子做圆周运动,设碰到钉子时的速度为v1,由释放到碰到钉子时根据动能定理得
-mgL=mv-mv,
碰到钉子到绳子断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mv-mv,
绳子断的瞬间FT=7mg,FT-mg=m,
联立以上几式,解得r=L。
(3)细线被拉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设t时间小球运动到与A点的同一竖直线上,由几何关系得x=(L-r)sin θ,
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有x=v2t,由(2)可知v2=,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y=gt2
代入上面几式可得y=gt2=
平抛开始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
h=L-r-(L-r)cos θ=(L-r)(1-cos θ),
若正好过A点,则h=y,解得r= L,此结论与(2)不相符,所以小球不能通过A点。
【变式1】 (2020·江苏五校上学期12月联考)如图2所示,半径均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BC在B处平滑连接构成轨道ABC,其中AB如为细管道。轨道ABC竖直放置,且固定在水平台阶CE上,圆心连线O1O2水平,台阶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静置于水平管口A点,若小球受微小扰动,从静止开始沿轨道ABC运动,已知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重力加速度为g。
图2
(1)小球通过C点时,求轨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C;
(2)小球从C点飞出落到地面上,求落地点(图中未画出)到C点的距离s;
(3)某同学将该小球从地面上的D点斜向右上方抛出,小球恰好从C点水平飞入轨道, 已知水平距离DO=2R,求小球沿轨道上滑到最高点时离地面的高度h。
答案 (1)5mg (2)3R (3)2R
解析 (1)由A到C,由机械能守恒得2mgR=mv
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mg=m
解得FC=5mg。
(2)小球从C点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x=vCt
竖直方向有R=gt2
解得x=2R
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s==3R。
(3)小球从D点斜向右上方抛到C点的过程可以看作由C点到D点的平抛运动,设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vC′,则有
2R=vC′t′,R=gt′2,
解得vC′=
设小球从C点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对小球上滑到最高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mvC′2,
解得h′=R,所以h=h′+R=2R。
题型二 传送带模型问题
1.设问的角度
(1)动力学角度: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分析,然后利用运动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