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试题 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微型核电池的体积很小,只有一个硬币的厚度,电力极强,可用于手机充电。微型核电池利用微型和纳米级系统研发出了一种超微型电源设备,这种电池通过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释放出带电粒子,从而获得持续电流。镍发生衰变变为铜,用它制成的大容量核电池,续航可超百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变中粒子来源的方程为 B. 镍的衰变方程满足质量守恒,电荷数守恒 C. 升高镍的温度,可使其半衰期减小 D. 镍的比结合能比铜的比结合能大 2.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图像、是双曲线上的两点,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与的大小无法确定 3. 远距离输电时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的损失,我国已投产运行的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工程,输送电功率最大可达1200万千瓦,输电线路流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关于远距离输电,以下说法或计算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在超远距离输电时,高压直流输电比高压交流输电更有优势 B. 在输电功率一定条件下,输电电压提高10倍,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将降低为原来的 C. 在输电功率一定条件下,输电电压提高10倍,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将降低为原来的 D. 实际输电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 4. 竖立的橱窗玻璃比一般的玻璃厚,小红想测量它的厚度,于是用一支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照射玻璃,入射角为,如图所示,反射后在足够长的竖直木板上出现了几个亮度逐渐减弱但间隔均匀的亮斑,已知该玻璃折射率为1.5,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亮斑会突然消失 B. 增加木板与玻璃的距离,亮斑间距不变 C 减小角,相邻亮斑间距会增大 D. 仅换用频率较小的激光,木板上相邻亮斑间的距离减小 5. 如图,时刻,位于原点处的波源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轴正方向做振幅的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轴正向传播。时,平衡位置坐标为(10m,0)的质点开始运动,此时波源质点的振动位移为2cm且沿轴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时,开始沿轴正方向运动 B. 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 该列简谐横波的最大周期为6s D. 该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最大波长为24m 6. 在方向水平的电场中有一粗糙、绝缘的水平面,将一带电量为+q的小物体轻放在水平面上,此后小物体做直线运动。以小物体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O,沿运动方向建立x轴,x轴上各点的电势随位置坐标 x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0~l为曲线,l~2l及2l~3l为直线,图像曲线部分和直线部分在处相切,已知小物体在处速度为最大值,在处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物体从O到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B. 小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C. 、、的关系为 D. 小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为 7. 北京冬奥会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一共产生了14枚金牌。如图为我国运动员在“冰丝带”水平冰面上的某次训练照片,根据该照片,我们可推知( ) A. 地面对运动员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B. 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 若运动员正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他所受合外力保持不变 D. 转弯时,速度越大,冰刀与冰面所成的锐角越小 8. 2021年7月和10月,SpaceX公司星链卫星两次侵入中国天宫空间站轨道,为保证空间站内工作三名航天员生命安全,中方不得不调整轨道高度,紧急避碰。2021年10月19日至23日,美国星链2305持续轨道变化,中国空间站于10月21日3点16分进行变轨规避风险。图示为10月20日至23日期间星链2305和中国空间站的轨道距离地面高度数据图。假设除开变轨过程,中国空间站在不同高度轨道上都是绕地球进行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月21日3点16分,发动机向前喷气使得中国空间站速度减小 B. 中国空间站在10月22日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其在10月20日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C. 中国空间站在10月22日运行轨道的周期大于其在10月20日运行轨道的周期 D. 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连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