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14.2 固体 液体和气体(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47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14.2 固体 液体和气体(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十四章 热学
近5年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等级要求
考题统计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分子动理论及内能

2022·江苏卷·T6
2022·上海卷·T4
2021·北京卷·T4
2021·天津卷·T6
2020·江苏卷·T15
2019·北京卷·T15
2018·北京卷·T14
固体 气体和液体

2022·重庆卷·T15
2022·海南卷·T16
2022·江苏卷·T7
2022·上海卷·T9
2022·辽宁卷·T6
2021·海南卷·T12
2021·山东卷·T4
2020·海南卷·T16)
2019·全国II卷·T33
2018·海南卷·T15
热力学定律

2022·重庆卷·T15
2022·北京卷·T3
2022·山东卷·T5
2022·全国乙卷·T33
2022·全国甲卷·T33
2021·山东卷·T2
2020·山东卷·T6
2020·天津卷·T5
2019·全国I卷·T33
2019·海南卷·T15
2018·江苏卷·T18
实验十四:油膜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2019·全国III卷·T33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明确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和内能、晶体和非晶体、液体表面张力、液晶等知识内容;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进一步促进相互作用观念及能量观念的形成.
科学思维:1.构建理想气体模型;2.应用理想气体模型分析求解实际气体问题;3.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研究热现象;4.运用能量守恒观点解释热现象、求解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学****测量微观物理量的思想和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本专题的学****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个人责任感.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的分析,本专题中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仍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以及计算题.
趋势分析:在复****过程中应加强对分子动理论以及热力学定律相关的选择题或计算题的练****加强对综合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定律的计算题的训练.
备考策略
对于热学部分,重难点比较集中,气体的性质是本部分的常考点。应用理想气体实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是今后的命题方向。
常见题型有:①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②对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理解;③对固体和液体的考查;④对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图像的考查;⑤对热力学定律的考查;⑥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定律的综合。
【网络构建】
专题14.2固体 气体和液体
【网络构建】
考点一 固体、液体的性质
1.晶体和非晶体
(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2)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且是单晶体.
(3)只要是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反之,必是非晶体.
(4)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液体表面张力
(1)形成的原因:表面层中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弹性薄膜,液体表面分子势能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势能.
考点二 气体压强的计算
1.气体压强的计算
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热运动撞击器壁产生的压力,因此可根据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气体压强的大小.
2.常见两种模型
(1)活塞模型(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2)连通器模型(用液柱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3.理解气体压强的三个角度
产生原因
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地碰撞产生的
决定因素
宏观上
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微观上
取决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计算方法
a=0
力的平衡条件
a≠0
牛顿第二定律
4.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力平衡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等压面法
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液片法
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5.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