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近代物理初步
1.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四类图像
图像名称
图线形状
由图线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W0=|-E|=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遏止电压U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值
②饱和光电流Im:光电流的最大值
③最大初动能:Ek=eUc
颜色不同,强度相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遏止电压Uc1、Uc2
②饱和光电流Im1、Im2
③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极限频率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值
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h=ke
(2)光电效应的研究思想
①两条线索
②两条对应关系
2.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
(1)玻尔的原子模型是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来的,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轨道假设:即轨道是量子化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值。
②定态假设:即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能量状态,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能量。
③跃迁假设:原子在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能量。从一个定态向另一个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等于这两个状态的能级差hν=Em-En。
(2)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谱线条数为N=C=。
3.核能的计算
(1)质能方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存在着密切联系,即E=mc2,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2)核能: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3)核能的计算
①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Δm)的千克数乘以真空中光速的平方。即ΔE=Δmc2。
②原子质量单位用u表示,根据1 u相当于931.5 MeV,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