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物理学重视逻辑推理,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为零 B.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C.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D.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 3. 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与电池正、负极相接,两板间 a 点处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开关闭合,将电容器的 B 板向左稍微移动,改变两板间的正对面积,则( ) A. 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 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 C. 带电液滴将向下加速运动 D. 带电液滴带正电 4.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等压变化到状态b,再从b等容变化到状态c,a、c两状态温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吸热 B. 气体在状态a的内能大于在状态c的内能 C. 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小于在状态a的温度 D. 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正功 5. 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同步卫星中星9A时出现异常,卫星没有进入预定静止轨道,通过我国研究人员的努力,经过10次轨道调整,终于在7月5日将中星9A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的静止轨道,完成“太空自救”.如图所示是卫星自救过程的简化示意图,近地轨道和静止轨道是圆轨道,异常轨道和转移轨道是椭圆轨道,P、Q、S三点与地球中心共线,P、Q两点是转移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近似认为PQ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的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可以不重合 B. 卫星在静止轨道上经过S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C. 卫星在异常轨道上经过Q点速率大于在静止轨道上经过S点的速率 D. 卫星在近地轨道上的周期与在转移轨道上的周期之比约为1:4 二、多选题 6. 平行板玻璃砖横截面如图,上下表面足够大,在该截面内有一束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从下表面射出时分为a、b两束光,则( ) A. 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C.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斜射入空气,a光的折射角大 D. 增大入射光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可能只有一种光从下表面射出 7. 一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的电场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电荷的电性,加速度、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加速度、动能都增大、电势能减小 B. 加速度的大小减小,动能、电势能都增大 C. 加速度的大小减小,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D. 运动的粒子带正电,动能增大,电势减小 8. 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该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