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十 工艺流程题(考点剖析)-【人教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针对性复习方案(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1.2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十 工艺流程题(考点剖析)-【人教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针对性复习方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 工艺流程题
必备知识解读
一、高考精细审题
一.题干信息提供
1.描述:提供如下信息
①原料 :原料中有哪些元素及元素以何种化合物或单质形式存在。
②制备目标产品
③工艺过程中未知的陌生反应的产物和一些除杂信息。
2.流程图:提供如下解题信息
二.设问(四大设问)
1.陌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陌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
①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电极反应)
②非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酸碱反应、酸盐反应、沉淀反应
(2)陌生的化学反应在流程中的位置和用途
①原料预处理时,与固体溶解相关的反应,原料预反应
②除杂反应
③核心反应
2.实验问题
(1)分离的方法
(2)除杂和提纯
(3)控制条件的方法
3.原因分析
(1)加入试剂的原因
(2)升温或降温的原因
(3)加入过量试剂的原因
(4)摩擦试管壁或其它操作的原因
4.计算问题
(1)PH值的计算
(2)浓度的计算
(3)电化学计算
(4)产品纯度或原料利用率的计算
二、考题流程四步
第一步.原料预处理
第二步.预处理得到的溶液,进行离子除杂,得到核心离子
第三步.核心离子溶液中加入试剂。经过核心反应得到粗品
第四步.粗品提纯得到精品产物
应考能力解密
问题一.原料预处理
一、表面处理
1.除去油污:碱煮水洗、灼烧
2.除氧化膜:打磨、化学方法。
二、细化(粉碎)处理
1.粉碎或研磨: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2.喷洒、雾化(用多孔分散器):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三、灼烧、焙烧或煅烧处理
1.焙烧的目的:
(1)除掉油污、有机物或某些可燃杂质。
(2)空气氧化某种元素,使它转化为某气体或某种产物,再加酸溶解。
(3)原料之间高温下反应。如:MnO2和FeS
2.有时要书写焙烧的化学方程式。如:CuFeS2灼烧氧化为SO2、CuO、Fe2O3。
四、溶浸(溶解)处理
1.增 大 原 料 浸 出 率 (或)浸 出速 率) 的 措 施 :
(1) 浸 出 率: 浸 出 的有用成份占总原料的比例
搅 拌、 升 高 温 度 、减小 气 体 的 流 速 ( 浓 度 、 压 强 ) ,粉碎、 增 大 气 液 或 固 液 接 触 面 积增加浓度 、延 长 浸 出 时 间
(2)浸 出速 率:浸 出快慢
搅 拌 、 升 高 温 度 、 恰当的气 体 流 速 ( 浓 度 、 压 强 ) , 粉碎、增 大 气 液 或 固 液 接 触 面 积增加浓度
2.水溶
煅烧处理后,原料发生变化,产生能溶于水或有水参加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就要水溶解。
3.碱溶的目的:
(1)除去油污
(2)除去金属铝、SiO2等杂质(与NaOH反应)
4.酸浸的目的:
(1)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生成沉淀)
(2)酸与矿石中的盐、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作酸性介质。
五、生成目标产物中有用的离子,要书写预处理化学方程式。
矿石或废料的煅烧、酸溶、碱溶时的反应
1.矿石或废料的煅烧:一般是易被空气氧化或易分解的矿物,如:含硫矿石,硫被氧化成SO2.所加的原料之间,也可以发生反应。
2.酸溶:与酸能发生反应的矿石或废料: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弱酸盐,有些***的金属高价产物,题目会告知。如:Ca5F(PO4)3与H2SO4反应 。
3.碱溶:“碱作用”还可以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物、溶解铝、二氧化硅,主要是铝和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
4.所加的原料之间,也可以发生反应,如:软锰矿与硫铁矿石(MnO2和FeS2)
问题二.预处理得到的溶液,进行离子除杂,得到核心离子
一.加入试剂
1.某试剂的作用:
1)调节PH值。
2)做氧化剂:如:H2O2、MnO2、KMnO4、KCIO3
3)做还原剂:如:Na2SO3
4)做沉淀剂:如:F-(沉淀Ca2+、Mg2+离子)、S2-(沉淀Cu2+、Zn2+离子)
5)可循环使用的试剂:在流程中出现两次,一次使用、一次产出。
2.试剂的用量调控
(1)用量过多:浪费试剂 溶液的PH可能发生变化发生付反应后续处理浪费其它的试剂。
(2)用量过少:反应不充分或沉淀不彻底反应速率不快
3.加入方式:分步多次加入,利于充分反应。
二.控制条件
(一)温度控制
1.加 热 的 目 的 :
(1)煮沸蒸馏水是为了赶走水中的氧气。
(2)有时产生沉淀时加热,为了防止产生胶体,不利于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