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12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测)(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6页1.3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12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测)(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2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浙江省部分校高三选考模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中混有乙烯,可通过溴的CCl4溶液洗气
B.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时,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
C.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旋塞来放气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第一次转移溶液后玻璃棒应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
【答案】C
【解析】A项,甲烷易溶于四***化碳而损失,所以不能用四***化碳溶液洗气,A错误;B项,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时,应将尖嘴略向上倾斜,挤压胶管内玻璃球,有利于气泡逸出,不能将尖嘴垂直向下,B错误;C项,萃取操作时,需将分液漏斗倒置振摇,因此放气时需打开旋塞,C正确;A项,配制溶液时,转移之后需要对玻璃棒和烧杯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中,D错误;故选C。
2.(2023·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10月月考)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
B.溶液加热
C.制备并收集少量氨气
D.吸收多余的气体
【答案】A
【解析】A项,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轻轻挤压玻璃珠附近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正确;B项,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 1/3 处,B错误;C项,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应用***化铵和熟石灰共热,C错误;D项,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用水吸收多余的 HCl 气体,要注意放倒吸,应采用倒扣的漏斗代替长导管,D错误;故选A。
3.(2022·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化学模拟联考)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①、②可用于物质分离 B.仪器②、③使用时需要检漏
C.仪器④、⑤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仪器③、⑥使用前需要烘干
【答案】B
【解析】A项,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梨形分液漏斗常用作分液操作,故A错误;B项,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故B正确;C项,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C错误;D项,容量瓶定容时需要加蒸馏水,冷凝管需连通冷水,都不需要烘干,故D错误;故选B。
4.(2022·山东省学情高三质量检测)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 )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粗盐(含SO42-、Mg2+、Ca2+)的精制
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
粗盐、BaCl2、Na2CO3、NaOH、稀盐酸
B
除去CuSO4溶液中Fe2+
试管、烧杯、玻璃棒
双氧水、Cu2(OH)2CO3、稀硫酸
C
测定稀硫酸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待测稀硫酸、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石蕊试剂
D
石油分馏
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
经脱水、脱盐处理的原油、沸石
【答案】C
【解析】A项,加试剂除杂后过滤,蒸发得到NaCl,缺少蒸发皿、酒精灯,不能完成实验,故A错误;B项,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需要过滤除去,缺少漏斗,故B错误;C项,所给试剂和仪器可以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测定硫酸的浓度,故C正确;D项,石油分馏实验中缺少温度计不能完成实验,故D错误;故选C。
5.(2022·广东省高考研究会高考测评研究院高三阶段性调研)实验中需1.0mol·L-1的Na2CO3溶液4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称取Na
2CO3的质量和操作均最合理的是( )
A.任意规格,47.7g,一次完成 B.50mL,2.39g、重复9次完成
C.500mL,53.0g,一次完成 D.1000mL,106.0g,一次完成
【答案】C
【解析】容量瓶的规格通常为100mL、250mL、500mL和1000mL,配制450mL1.0mol·L-1的Na2CO3溶液时应选用500mL规格的容量瓶一次完成,故需称取的Na2CO3的质量m=nM=cVM==53.0g,C项正确。故选C。
6.(2022·浙江省百校高三选考模拟检测)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室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如果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1%的硼酸
B.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室内电源,移走可燃物
C.分离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Cl和KNO3固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