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3讲 硫及其化合物(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1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13讲 硫及其化合物(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13讲 硫及其化合物
目录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
高频考点1 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高频考点2 考查二氧化硫的检验
高频考点3 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应用
高频考点4 考查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高频考点5 考查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高频考点6 考查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
正文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知识点一 硫及其氧化物
一、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例存在;
(2)化合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H2 O2
(1)S的氧化性
①S与Fe、Cu、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Fe+SFeS、2Cu+SCu2S、S+Hg===HgS(此反应适用于除去室内洒落的Hg)。
②S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H2H2S
(2)S的还原性
①S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②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
(3)S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6NaOH2Na2S+Na2SO3+3H2O,该反应中硫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此反应可用于除去试管内黏附的S。
【特别提醒】
①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如Cu2S、FeS)。
②***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二、硫的氢化物——硫化氢及氢硫酸
1.硫化氢
1)物理性质
(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H2S:34>空气:29)
(3)微溶于水(1:2.6),水溶液叫氢硫酸,显弱酸性。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H2SS+H2
(2)还原性
氧化性:KMnO4>Cl2>O2>Br2>I2>S>H2S
A.与O2反应(可燃性:淡蓝色火焰), 产物:S或S,SO2或SO2
O2不足:2H2S+O22S+H2O
O2足量:2H2S+3O22SO2+H2O
B.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H2S+X2=S↓+2HX(X=Cl、Br、I)
现象:溴水/碘水褪色且生成淡黄色沉淀。
C.与酸性KMnO4反应:2KMnO4+5H2S+3H2SO4=5S↓+K2SO4+2MnSO4+8H2O
KMnO4的强氧化性体现:+7价Mn
现象: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变浅(MnO4-:紫红色)
2.氢硫酸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同H2S气体。H2S还原性的体现:-2价S;H2S氧化性的体现:+1价H
2)弱酸性
(1)与碱反应
(2)与活泼金属反应(氧化性)
3.与某些盐反应(复分解反应)
H2S+CuSO4=CuS(黑色)↓+H2SO4,CuS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H2S+Pb(Ac)2=PbS(黑色)↓+2HAc,PbS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检验H2S气体:上述溶液或湿润的Pb(Ac)2试纸。
3.实验室制H2S
1)原理:强酸制弱酸
FeS+H2SO4=H2S↑+FeSO4
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3)干燥装置:无水CaCl2或P2O5,不能用浓硫酸(强氧化性)。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5)尾气吸收装置:NaOH溶液
三、硫的氧化物(SO2、SO3)的性质及应用
1.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SO2+H2OH2SO3;与NaOH(足量)反应:2NaOH+SO2===Na2SO3+H2O。
②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SO2+2H2S===3S↓+2H2O
③还原性
a.与O2反应:2SO2+O22SO3;
b.与卤素单质的水溶液反应:X2+SO2+2H2O=2HX+H2SO4(X=Cl、Br、I);
c.与铁盐溶液反应:2Fe3++SO2+2H2O=2Fe3++2H++SO42-;
d.与CuX2溶液反应生成CuX白色沉淀:2CuX2+SO2+2H2O=2CuX↓+H2SO4+2HX(X=Cl、Br、I);
④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3)实验室制法
①固体Na2SO3与较浓H2SO4反应
N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