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80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S 32 K 39 Ca 40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
1.(2022·天津南开·二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2+CO2+H2O→2+CO
B.乙酰***与NaOH溶液加热时反应:
C.铝与NaOH溶液反应:
D.***气与水反应:
【答案】B
【解析】A.由于苯酚的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之间,故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CO,A错误;B.乙酰***与NaOH溶液加热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钠和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D.已知HClO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且***气与水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故答案为:B。
2.(2022·上海虹口·模拟预测)侯德榜先生于1943年创立了“侯氏制碱法”。该工艺中一般不涉及的离子反应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原理分析可知,侯德榜制碱法,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涉及Na++HCO→NaHCO3,A不符合题意;B.制备过程中氨气生成碳酸氢铵,最后反应得到***化铵和碳酸钠,涉及NH
3+ HCO→NH+CO,B不符合题意;C.向氨化的饱和***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涉及NH3 + H2O +CO2→HCO+ NH3↑,C不符合题意;D.反应过程中不涉及NH+OH-→NH3↑+H2O,D符合题意;故选D。
3.(2022·四川成都·三模)中华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关于诗词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句中蜡烛变化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句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
C.“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句中的罗绮不可用沸水浸泡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句中情境描述了金属的冶炼过程
【答案】A
【解析】A.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句中蜡烛变化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涉及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B.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句中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糖类,故B正确;C.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句中的罗绮指的是丝绸,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可用沸水浸泡,故C错误;D.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句意思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句中情境描述了金属的冶炼过程,故D正确;故答案为:A。
4.(2022·全国·模拟预测)次磷酸()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有强还原性,可冶炼金属。已知:①,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的结构式为
B.具有强还原性,可使重金属离子变为金属单质
C.是正盐
D.每消耗2mol,反应①中转移12mol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反应②可知是一元酸,只有—OH中的H原子能够电离,因此的结构式为
,故A正确;B.由于P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5,而在中P元素化合价为+1,说明该物质具有强还原性,可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故B正确;C.根据A选项可知是一元酸,所以是正盐,故C正确;D.反应①中转移情况为:
可知在反应①中转移电子数是6,说明每有2mol参加反应,转移6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5.(2022·浙江温州·三模)关于反应2Cu2O+Cu2S6Cu+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O被Cu2S还原
B.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D.生成1molSO2时,转移了6mol电子
【答案】C
【解析】反应2Cu2O+Cu2S6Cu+SO2↑中,Cu2O中Cu由+1价降低到0价的Cu,发生还原反应;Cu2S中Cu由+1价降低到0价的Cu,发生还原反应,S由-2价升高到+4价的SO2,发生氧化反应。A.根据分析可知,Cu2O被Cu2S还原,故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Cu2S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故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正确;C.还原产物为Cu,氧化产物为SO2,故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故C错误;D.S由-2价升高到+4价的SO2,故生成1molSO2时,转移了6mol电子,故D正确;故选C。
6.(2022·上海·格致中学模拟预测)***(熔点-39℃, 沸点356℃)是制造电池、电极的重要原料,历史上曾用“灼烧辰砂法”制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