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密14 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讲义)-人教版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7页3.0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解密14 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讲义)-人教版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解密14 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考点热度 ★★★★☆
【考纲导向】
1.了解化学实验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了解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命题分析】
近几年单纯考查常见仪器使用的试题不多,但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依然是重点。试题从安全意识、节能环保、简约低碳等方面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描述、辨识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试题的难度不大,以了解层次为主。
预计未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频率会有所增加,试题会以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及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设计的综合性实验为主,试题的难度不会太大。

核心考点一 实验装置与规范实验操作
1.识别四类仪器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①试管 ②蒸发皿 ③坩埚 ④圆底烧瓶 ⑤平底烧瓶 ⑥烧杯 ⑦蒸馏烧瓶 ⑧锥形瓶 ⑨集气瓶 ⑩广口瓶 ⑪燃烧匙
(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
①普通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计量仪器
①量筒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温度计 ⑤托盘天平
(4)其他仪器
①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 ②表面皿 ③滴瓶 ④胶头滴管
2.常见仪器正确使用的九个注意
(1)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
(2)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3)pH试纸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
(4)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5)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6)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7)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9)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不可用玻璃棒搅拌。
3.熟记常考的十一个基本操作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
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自然滤出,重复操作2~3次。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出现(或不出现)……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容量瓶检漏操作
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把容量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6)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至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用止水夹夹住烧瓶右侧的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不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7)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内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浓H2SO4稀释操作
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粗盐的提纯
①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侧弄破滤纸。
(10)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11)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常考实验装置分析
装置
装置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