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配制(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75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配制(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配制(讲)
目录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
高频考点1 考查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高频考点2 考查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高频考点3 气体溶于水溶液浓度的计算
高频考点4 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题的规范书写
高频考点5 考查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高频考点6 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正文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知识点一 有关一定浓度溶液的相关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表达式:cB=。
(3)单位:mol·L-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w(B)=×100%。
3.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2)表达式: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100 g。
(3)饱和溶液中存在的两比例:
a.=;
b.=。
(4)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②外因
a.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汽油)。
b.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溶解度的影响不大。
4、气体的溶解度
(1)表示方法: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气体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2)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5.溶解度曲线
(1)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a.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浓度相同。
②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
a.陡升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提纯时常采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b.下降型: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变浑浊;
c.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提纯时常采用蒸发结晶(蒸发溶剂)的方法。
6.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进行除杂的方法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如NaCl中含有KNO3,应采取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的物质)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如KNO3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7.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等气体在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知识点二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表达式
cB= 
ω(B)= ×100% 
单位
mol·L-1
【易错警示】
(1)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Na、Na2O、Na2O2NaOH
CO2、SO2、SO3H2CO3、H2SO3、H2SO4
NH3NH3·H2O(但仍按NH3进行计算)
CuSO4·5H2OCuSO4,Na2CO3·10H2ONa2CO3
(2)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
①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和总质量进行计算:
V==。
②两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并不是两液体体积的加和,应依据混合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若题目说忽略体积变化,则总体积可由混合前体积直接相加)
知识点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熟悉配制溶液的仪器
(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