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12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4页2.7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12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2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1.(2023·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统测)下列关于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用①装置可制取无水AlCl3
B.②中,反应后向试管甲中加水,以检验是否有CuSO4生成
C.用③装置可以测定醋酸浓度
D.④装置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前须检验氢气纯度
【答案】C
【解析】A项,Al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HCl,盐酸易挥发,加热促进水解,且促进盐酸挥发,最终会得到氢氧化铝固体,故用①装置无法制取无水AlCl3,故A错误;B项,反应后的试管中含有浓硫酸,应将反应液加入水中,以检验是否有CuSO4生成,故B错误;C项,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测定醋酸的浓度,NaOH标准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故C正确;D项,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加热时应选用酒精喷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肥皂泡前需要检验氢气纯度,故D错误;故选C。
2.(2023·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选考模拟考试)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部分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
C.试管内先出现红棕色气体,后变无色
D.Na2CO3溶液上出现一层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答案】A
【解析】A项,SO2的水溶液显酸性,但对石蕊不具有漂白性,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A不正确;B项,氢气在***气中燃烧,只在管口接触,接触面小,不会发生爆炸,且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的***化氢在瓶口遇到水蒸气形成白雾,B正确;C项,铜丝与稀***反应生成的NO气体,与试管内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当试管内的空气被反应生成的NO等排出后,生成的NO气体充满试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C正确;D项,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密度比饱和碳酸钠溶液小,所以呈油状浮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表面上,D正确;故选A。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KMnO4溶液对磨砂处氧化,须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该溶液
B.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C.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D.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答案】B
【解析】KMnO4溶液能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A项错误;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颈部,并用食指根部(或手掌)顶住瓶塞,以防瓶塞松开,用左手大拇指、食指按住处于上方的活塞把手,既要能防止振摇时活塞转动或脱落,又要便于灵活性旋开活塞,漏斗颈向上倾斜30~45°角,B项正确;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选项错;中和测量时的起始温度是溶液混合前测出的数值,D项错误。
4.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答案】D
【解析】A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正确的操作应该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A错误;B项,应该用红热的铜丝,B错误;C项,Cu2+水解,加热CuCl2溶液不能得到CuCl
2固体,C错误;D项,铜绿溶于盐酸而铜不溶于盐酸,故可用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D正确。故选D。
5.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 )
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
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
C.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
D.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
【答案】B
【解析】Cu(NO3)2受热易分解,其分解反应为:2Cu(NO3)22CuO+4NO2↑+O2↑。A项,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根据***铜分解的方程式以及氧化铜的质量可测定Cu(NO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