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第13练 氮及其化合物-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2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第13练 氮及其化合物-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5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13练 氮及其化合物
1.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答案】D
【解析】选项A、C为自然固氮,合成氨为人工固氮,选项B电解食盐水与固氮无关。
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的容器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浓***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强氧化剂,因此应该使用;故选D。
3.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 D.稀***
【答案】B
【解析】A项,浓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B项,稀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C项,浓***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D项,稀***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但是不生成氢气;故选B。
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下列关于浓***性质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
A.难挥发 B.能溶于水 C.能与碳反应 D.能与氨气反应
【答案】A
【解析】A项,浓***属于易挥发性的酸,A错误;B项,浓***能溶于水,可配成各种浓度的稀***,B正确;C项,浓***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C正确;D项,浓***与氨气反应生成***铵,D正确。故选A。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2常温下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B.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C.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浓***具有酸性,可用于钝化金属铝
【答案】A
【解析】A项,氮气具有稳定性,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故A正确;B项,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可用作制冷剂,故B错误;C项,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所以可用作氮肥,与其受热分解的性质无关,故C错误;D项,常温下铝遇浓***饨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是因为***有强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A。
6.据研究,NO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可将积存在血管壁上的脂肪、胆固醇带走,被称为“血管清道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O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红棕色气体
B.实验室中,可利用铜与稀***的反应制取NO
C.人体吸入大量NO气体,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D.雷雨天气,氮气和氧气能生成NO
【答案】C
【解析】A项,NO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反应原理为:2NO+O2=2NO2,A正确;B项,实验室中,可利用铜与稀***的反应制取NO,反应原理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B正确;C项,人体吸入大量NO气体,NO与血红蛋白结合,造***中毒甚至死亡,C错误;D项,雷雨天气,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O,反应原理为:N2+O22NO,D正确;故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C.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D.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答案】B
【解析】NO易被氧化为NO2;NO2通入FeSO4溶液中首先生成HNO3,然后生成的HNO3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常温常压下,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8.下列制备NH3并制取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错误;B项,NH3被酸性干燥剂P2O5吸收且气流方向不对,错误;C项,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短进长出,错误。
9.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答案】C
【解析】A项,实验室采用装置甲制取氨气时,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圆底烧瓶中盛放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图示药品使用不正确,不能用来制取氨气,A错误;B项,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错误;C项,丙装置中发生反应:2NH3+3CuON2+3Cu+3H2O,可以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D项,氨气与水直接接触,不能起防倒吸的作用,D错误;故选C。
10.下列制取、干燥收集氨气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B.用乙装置干燥氨气
C.用丙装置收集氨气 D.用丁装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