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高一下册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4.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生物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24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苏教版高一下册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4.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现代综合进化论
1.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C [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上具有差异,所以不可能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A正确、C错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会代代相传,B正确;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D正确。]
2.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桦尺蛾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
C.该地区桦尺蛾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
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B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B正确;Ss个体对应的表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C错误;通过自然选择,S基因的频率增加,D错误。]
3.(多选)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由于突变和选择因素不同,其基因组成可能会朝不同方向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AD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有生殖隔离;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4.(多选)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BC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但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通过遗传能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C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D错误。]
5.(多选)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C [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其概念范围比种群要大,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属于两个种群,但属于同一物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6.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最终达到生殖隔离
B.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能够定向进化
C.①~⑥只能表示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和随机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B [题干图中a过程表示地理隔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其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发生进化;①~⑥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均是不定向的;当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即产生生殖隔离时才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7.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提高了很多,如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以前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蛾比例很高,黑色桦尺蛾比例很低,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_产生的。
(2)从185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