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2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
目录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
高频考点1 考查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高频考点2 考查***的性质及应用
高频考点3 考查氨气、铵盐及NH4+检验
高频考点4 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高频考点5 考查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
高频考点6 考查氮氧化物有关计算
正文
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
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
知识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的固定
(1)自然固氮(a.雷电固氮:将N2转化NO;b.根瘤菌固氮将N2转化NH4+)(2)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2.氮气
(1)结构:
分子式:N2 电子式: 结构式:N≡N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体积比=1:0.02),在压强为101KPa下,氮气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氮气分子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N2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红为0.78。
(3)化学性质
1)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与H2反应:N2+3H22NH3;  
②与某些金属反应:3Mg+N2Mg3N2
Mg3N2离子化合物,在水中强烈水解Mg3N2+6H2O=3Mg(OH)2+2NH3↑
③与O2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与O2不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能与O2直接化合生成NO。
N2+O22NO(闪电、汽车引擎中发生的反应)
(4)用途:
①文物馆将贵重文物保存在氮气中。
②氮气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制化肥,HNO3。
③雷电是自然界重要的固氮方式。
④医疗上,液氮是常见的冷冻剂。
(5)工业制法:
1)分离液态空气:
2)耗氧法: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2O、NO、N2O3、NO2(或N2O4)、N2O5,其中N2O5、N2O3分别是***、亚***(HNO2)的酸酐。
(2)NO和NO2的比较
 
NO
NO2




色态味
无色、无味、气体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密度
密度略大于空气
密度比空气大
熔沸点
很低
低,易液化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性质
毒性
有毒
有毒
与水
 不反应
3NO2+H2O=2HNO3+NO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与碱
 不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NO2 +2NaOH=2NaNO2 +H2O
氧化性
2NO+2CO=2CO2+N2
2NO2+2KI=I2+2KNO2
还原性
2NO+O2=2NO2
可使KMnO4褪色
可使KMnO4褪色
与O2混合,通入水中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实验室制取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特别提醒】①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②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该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分析
1)NO2或NO2与N2混合气体溶于水时,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进行计算。
2)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由3NO2+H2O==2HNO3+NO及2NO+O2==2NO2,得:
4NO2+O2+2H2O==4HNO3 ,可知,
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2NO2 ①,3NO2+H2O==2HNO3+NO ②,将①×3+②×2得总反应式为:4NO+3O2+2H2O==4HNO3。

4)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情况(1)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情况(3)进行计算。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形成酸雨pH<5.6,酸雨的主要危害是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