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考点12 硅及其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1页2.4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考点12 硅及其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考点12 硅及其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考对本考点内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STSE,以能源、温室效应等为背景,考查碳(CO、CO2)、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2)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考查碳酸、草酸与碱的滴定图像与盐类水解的应用;(3)结合无机化工工艺流程,考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性质。
预计2023年高考仍然会结合能源、环保等,以新材料、新工艺为载体,考查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以检测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
一、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二、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三、无机非金属材料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碳单质
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碳的氧化物(CO和CO2)
(1)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相结合,因缺氧而中毒。
②化学性质及应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a.可燃性:2CO+O22CO2,可作燃料。
b.还原性:CO还原Fe2O3的反应为3CO+Fe2O32Fe+3CO2,可用于冶炼金属。
(2)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①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
②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
a.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H2CO3;
b.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
c.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
3.碳酸(H2CO3)
弱酸、不稳定。碳酸(H2CO3)只能在水中存在。H2CO3在水中与CO2共存,因此常把CO2+H2O当碳酸用。
4.碳酸的酸式盐和正盐的比较
(1)在水中的溶解性
①含K+、Na+、NH的正盐易溶于水,其余一般不溶于水;酸式盐均能溶于水。
②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Ca(HCO3)2>CaCO3;可溶性正盐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Na2CO3>NaHCO3。
(2)热稳定性
一般来说,热稳定性顺序为正盐>酸式盐>碳酸,如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可溶性正盐>难溶性正盐,如CaCO3高温分解,而K2CO3不易分解。
(3)水溶液酸碱性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正盐溶液的pH大于其酸式盐溶液,如pH: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小试牛刀】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同碳的物理性质差异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
(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料是放热反应,而不充分燃烧是吸热反应( )
(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元素组成的单质( )
(4)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6)低碳环保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
(7)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9)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10)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会析出晶体(√)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典例】
例1 “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新型催化剂促使CO2转化为甲醇
【答案】D
【解析】A项,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实质是长链烃断裂为短链烃,燃烧后排放的CO2的量并没有改变,A不符合题意;B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大量开采使用,会产生CO2,不利用碳中和,B不符合题意;C项,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只会减少SO2的排放,但对CO2的排放总量无影响,C不符合题意;D项,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有利于减少CO2的排放,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D正确;故选D。
例2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碳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二者互称同素异形体
B.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变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量,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考古时常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146C中,中子数为8
D.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O2中含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