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八 化学实验基础(考点剖析)-【人教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针对性复习方案(解析卷).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1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八 化学实验基础(考点剖析)-【人教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针对性复习方案(解析卷).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八 化学实验基础
必备知识解读
一、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操作方法
1.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把不溶性固体物质和液体进行分离
(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若滤液浑浊,需再次过滤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1)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2)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得多;
(2)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溶;
(3)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蒸馏烧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进上出”
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应与物质的分解变化区分,如分解反应:NH4ClNH3↑+HCl↑
回流
2.混合物分离(提纯)物理方法的选择
“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化学
方法
原理
举例
沉淀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如除产品中所含杂质离子Cl-、S、C及Mg2+、Ca2+、Fe3+、Fe2+、Cu2+等
气化法
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如除产品中所含杂质离子C、HC、S、HS、N等
杂转
纯法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对应用酸、酸酐或碱)
氧化
还原法
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如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
热分
解法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酸碱
溶解法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离
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调pH法
加入试剂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除去
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CuO、Cu(OH)2 或Cu2(OH)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
如精炼Cu
二、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以及装置的创新
1.气体的发生“套装”和收集“套装”
气体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量
O2
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2KClO32KCl+3O2↑
③2H2O22H2O+O2↑
A或B
D或E
H2
Zn+H2SO4ZnSO4+H2↑
B
D或F
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B
D或E
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2MnCl2+5Cl2↑+8H2O
C
B
D或E
NH3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CaO+NH3.H2ONH3+Ca(OH)2
A
B
F
H2S
FeS+H2SO4(稀)FeSO4+H2S↑
B
E
SO2
NaSO3+H2SO4Na2SO4+SO2↑+H2O
B
E
CO
HCOOHCO↑+H2O
C
D
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
D
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
E
[说明] 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有些气体可用不同的反应原理来制备,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发生装置。如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可选择B装置。
2.气体的净化“套装”与干燥“套装”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固体,加热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固体,加热
浓硫酸(酸性、强氧化性)
无水***化钙(
中性)
碱石灰(
碱性)
除杂试剂(Cu、CuO、
Mg)
H2、O2、Cl2、SO2、
CO2、CO、CH4、N2等
H2、O2、Cl2、SO2、
CO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