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北师大版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3单元 第12课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北师大版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3单元 第12课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doc
文档介绍: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导学案
【学****目标】
1、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2、学****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重难点提示】
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他于50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2、相关资料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造型艺术也是如此。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成为艺术品。从某种角度讲,造型艺术也是有机排序的艺术。把许多杂乱的东西化为统一,在统一中再求得一定变化,这就是有机统一的规律。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故宫从大清门至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总长约1700米。其中有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开旷。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由此可见,空间的对比变换,在故宫是一个典范。 ——《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
谐趣园简介 谐趣园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在颐和园中仿其意而建造的,它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被称为“园中之园”。谐趣园由临水的十座亭、台、楼、榭和百间游廊组成。 ——《故宫景点介绍》
【自学导航】
一、日积月累,滴水穿石----通读课文,勾画出文章中的生字词,查字典自学
(1)注音
汲( )取 赋( )予 闪烁( ) 左睇( )右盼
嬉( )戏 眼花缭( )乱 枯燥( ) 散漫( )
寥寥( )几笔 水波涓涓( )
(2)解释成语意思
悠然自得
引人入胜
惨淡经营
依样葫芦
前瞻后顾
荒谬绝伦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先概括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划分文章结构。
三、深入探究,品悟语言-------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
2.作者在说明颐和园长廊(第13段)时,运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复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