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十四+依法维护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社会争议解决(人教版)-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1.4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十四+依法维护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社会争议解决(人教版)-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四 依法维护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实现
——社会争议解决
【考情考向分析】
【思维体系构建】
全书主线
本专题知识体系
【知识整合突破】
目录:
考向一: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九课知识体系
全面理解调解
突破提升:比较调解与和解
突破提升:比较调解与和解
2、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
突破提升:调解的种类
3、全面理解仲裁
4、仲裁的基本制度
突破提升:比较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
5、诉讼的特点
突破提升:比较诉讼与仲裁的
6、三类诉讼的主要区别
划分的依据: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
突破提升:级别管辖的法律规定
突破提升:三大诉讼的侧重点
(1)刑事诉讼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行政诉讼旨在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
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突破提升:行政相对人、自诉、公诉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考 向 二: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十课知识体系
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公民的基本诉讼义务
①当事人应当依法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不得滥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实施妨害诉讼的行为。
②当事人必须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不得捏造事实,伪造证据。被告在行政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在诉讼期间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③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庭纪律,服从法庭指挥,未经审判长允许不得随意发言或向对方当事人提问。
④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突破提升:与诉讼权利相关的认知
第一,明确当事人诉讼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申请回避和上诉的权利。
第二,明确当事人所享有的这些权利的具体适用情况及法律的其他相关规定。
第三,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分析当事人有无相应权利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
拓展提升: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拓展提升:细化理解回避制度
拓展提升:诉讼程序
拓展提升:一审、二审、再审、终审的区别
(1)一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我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 就是终审。
(2)二审: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就是终审。
(3)再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4)终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 也是终审。
3、法律援助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