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分突破:法律与生活专题3就业与创业(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3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分突破:法律与生活专题3就业与创业(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法律与生活专题3就业与创业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西城·二模)短视频平台推出直播招聘功能,凡能提供合规资质证明的企业或劳务中介,都可在直播间开展招聘;应聘者只需留下联系方式,即可完成职位投递……这一做法(     )
①会降低信息匹配成本,提升就业匹配效率
②拓展了就业市场的规模,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③有利于劳动者灵活就业,双向自主选择
④会刺激企业的用工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短视频平台推出直播招聘功能,提供合规资质证明的企业或劳务中,在直播间开展招聘,即可完成职位投递,这一做法有利于劳动者灵活就业,双向自主选择,会降低信息匹配成本,提升就业匹配效率,①③符合题意。短视频平台推出直播招聘功能有利于拓展了就业市场的渠道,但不一定拓展了就业市场的规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②不符合题意。平台的推出能够简化招聘程序,促进求职者找工作,但是不能提高生产率,④不符合题意。
2.(2022·北京·模拟检测)张某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现劳动合同附带一份承诺书∶
承诺书本人被××公司招聘录用为合同制员工后,如果公司因实际情况未能履行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的,本人表示理解并自愿放弃权利,不作异议。
承诺人∶××
张某感觉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就拒绝签承诺书。公司却告知他,不签承诺书就不能被录用。考虑到就业压力大,不好找工作,张某只好签订了这份承诺书,并在合同上签了字。工作了半年后,张某发现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金,于是找公司讨说法。负责人解释说,签合同时张某已主动放弃这一权利。上述案例中(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①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因为附带了强迫劳动者接受不合理规定的承诺书
②张某的维权主张不能成立,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双方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③对该公司未为张某交纳社会保险金的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④如果与公司协商、调解不成时,张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不能违背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该合同因为附带了强迫劳动者接受不合理规定的承诺书,属于无效合同,对该公司未为张某交纳社会保险金的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①③正确。该合同因为附带了强迫劳动者接受不合理规定的承诺书,侵害了张某合法权益,因此张某的维权主张成立。②错误。
如果与公司协商、调解不成时,张某可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④错误。
3.(2022·山东·模拟预测)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维护劳动者权益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劳动保障权益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     )
①劳动者要先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
②国家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劳动者的维权渠道
③平台企业明确劳动关系,积极主动地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④平台企业依法经营,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的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分先后,①错误。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要解决劳动保障权益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国家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劳动者的维权渠道,也需要平台企业明确劳动关系,积极主动地解决劳动争议问题,②③符合题意。
试题指向的是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指向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强调企业经营,况且材料也不涉及不正当的竞争的问题,④排除。
4.(2022·天津一中模拟预测)从以下劳动者的维权路线图可看出,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①必须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②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③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之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之策,③④符合题意。劳动者可不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而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①错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