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1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2021·浙江高考真题)世界上年代最早、树株最老的青铜神树,世界上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仅无绝有的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古蜀国杰出“作品”,造型奇特、气势恢宏、内涵丰富。这表明,中华文化( )
A.历久弥新,永不泯灭 B.各具特色,相互交融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历史悠久,一脉相承
【答案】C
【详解】
AD:选项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未体现,故AD不选。
B: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相互交融,故B不选。
C:材料中指出中华文化造型独特、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故C正确。
故本题选C。
(2021·全国高考真题甲卷)“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技能竞赛盛会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
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2.D
3.C
【分析】
2.①: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鲜明的主题,试题材料不涉及社会价值观念多样性的问题,①排除。
②: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也就不存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否能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②排除。
③④: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切磋技艺、展示风采,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这表明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有利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并不是“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①错误。
②③: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说明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也说明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②③正确切题。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说法过于绝对化,况且“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正确发挥有错误发挥,④排除。
故本题选C。
4.(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1935年9月,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和积贫积弱的国家,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们的爱国斗志,在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种下了自强图存的新希望。2019年1月*******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讲到,“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202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中国青年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爱国爱民,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答案】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作为青年学生,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之志,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分析】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较难。
【详解】
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生活知识,属于说明类试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首先,要说明“爱国三问”是什么?结合材料:1935年9月,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面对内忧外患和积贫积弱的国家,校长张伯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