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政治第十七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学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28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政治第十七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学案.docx
文档介绍:
第十七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
学****清单
核心素养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1.描述与分类:①理解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②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③理解坚持全民守法的原因与具体要求。
2.解析与论证:①明确严格执法的内涵和主体。②明确科学立法的内涵与标准。③理解严格执法的意义,明确严格执法的要求。④明确公正司法的内涵和内容与要求。
3.辨析与评价:①辩证分析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的关系。②客观评价法治与德治的作用。
1.政治认同:理解、支持科学立法过程。依托严格执法的意义,理解、支持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行动。旁听具体司法活动,体验、认同司法公正。正确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要求。
2.科学精神:明确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内涵、标准与要求。
3.法治意识:自觉支持、配合执法机关的执法行动。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公共参与:积极为相关部门科学、民主立法建言献策。自觉参与司法过程,感受我国司法实践。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点一 科学立法
精梳细理——重基础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内涵: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标准
(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2)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二、推进科学立法
1.要依法立法
(1)内涵: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2)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3)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要充分发扬民主
(1)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2)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想一想】有人认为,依法、民主立法就能实现科学立法。你是怎么认识的?
易混易错
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法律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提示×。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要保障人民各项利益。
提示×。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3.科学立法要做到以德立法,在道德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提示×。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4.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享有立法权,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提示×。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国家行政机关系统(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央行、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5.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主导作用。
提示×。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
博闻广积——提能力
1.正确理解“立法”的含义
(1)“立法”,一般又称法律制定。西方国家的学者对立法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立法含义也有所不同。
(2)中国当今法学中,对“立法”一词有四种理解。
①从狭义的解释来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立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和变动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