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版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6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版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doc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课标内容
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2.1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1.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观察并解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现象,阐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以“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议题,探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和途径。
政治认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增强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了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理念的指导。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能够准确地运用新发展理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含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贯彻新发展理念
(1)原因
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②是为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关系: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4)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
(2)要求: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3)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1.判一判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
提示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同步富裕问题。(  )
提示 ×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
提示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现代化打下物质基础。
(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提示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发展实体经济只是发展产业体系的要求。
(5)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提示 × 这一观点颠倒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连一连
连接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其解决的问题
3.想一想
思考:漫画体现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提示 共享发展理念。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核心考点一 新发展理念
十九届五中全会: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