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版考向27 我们的中华文化(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2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版考向27 我们的中华文化(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考向27 我们的中华文化
1.(2022·浙江·高考真题)阿木爷爷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靠着榫与卯之间的咬合支撑,就能做出鲁班凳、苹果锁、将军案和拱形桥等精致木器。阿木爷爷凭借精湛绝伦的工艺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他的作品不仅让国人啧啧称奇,也让许多外国人叹为观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 )
①通过传播,方显价值
②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既相对稳定又顺时而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中华文化的价值并不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显现,“通过传播、方显价值”说法过于绝对化,①错误。
②:阿木爷爷的精致木器制作工艺表明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他的作品不仅让国人喷啧称奇,也让许多外国人叹为观止”又表明中华文化也是世界的,②符合题意。
③:阿木爷爷的精致木器制作工艺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③正确切题。
④:材料不能体现“顺时而变”,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2022·湖南·高考真题)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其主要构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湖南广西相关部门加大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做好古道文化游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这有利于( )
①发挥自然遗产优势,促进湘桂文化交融
②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表明不是纯自然遗产,而是文化遗产,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材料没有涉及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②不符合题意。
③: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加大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有利于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湖南广西相关部门做好古道文化游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有利于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2021·江苏·高考真题)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天青色等烟雨”……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中。青色传达给人是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沉静、典雅的文化特质。由此可见,中华文化( )
A.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独领风骚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C.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答案】D
【详解】D: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中。青色传达给人是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沉静、典雅的文化特质。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D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中华文学艺术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体现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独领风骚,A与题意不符。
BC: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不涉及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不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B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4.(2021·湖北·高考真题)湖北省博物馆(下图)以“湖畔筑台”为创意,吸收古楚国高台建筑特点,融合现代建筑理论和技术,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气息。“湖畔筑台”的创意设计表明( )
①古楚国建筑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②古楚国建筑彰显了当代文化的价值
③现代建筑复制了古楚国建筑的内容
④现代建筑可从古楚国建筑中汲取灵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吸收古楚国高台建筑特点,融合现代建筑理论和技术,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气息,这说明古楚国建筑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也说明现代建筑可从古楚国建筑中汲取灵感,①④正确。
②:古楚国建筑属于传统建筑,是历史形成的,不能彰显当代文化的价值,②错误。
③:吸收古楚国高台建筑特点并不意味着复制了古楚国建筑的内容,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2022·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